河北出臺“智慧環保”方案
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時間:2014-01-20
運用高新技術成果提高環境管理與監測的水平,利用新的監管模式實現環境監控制范圍的全覆蓋,河北省的智慧環保正在從一種理念變成一種行動。
近日,《河北省“智慧環保”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將在此框架內建立空氣質量集成預報系統,形成PM10、PM2.5、臭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常規污染物的預報能力。
1 智慧環保應時生
河北省是著名的鋼鐵大省,是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聚居地。近年來,河北省不斷加大整改力度,強化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監管。但是,由于監管范圍、監管領域逐漸擴大,監管人員已經疲于應對。河北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徐俊華介紹說:“目前,河北的環境形勢十分嚴峻,而環保部門存在人員缺乏、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
河北省在空氣、地表水、聲環境等常規環境監測領域具有較強的監測能力,但在生態、生物、土壤、電磁波、放射性、熱污染、光污染等環境監測領域能力尚需加強。有的領域環境監測指標不全面,空氣監測需要強化對細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的監測能力;大范圍、宏觀生態環境監測和區域生態環境綜合分析能力不足。
“特別是綜合輔助決策能力有待加強。”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呂竹青說,目前,河北省環保廳對數據資源的綜合利用多停留在查詢檢索和統計功能上,并未全面有效地轉化為環保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所需要的具有分析和決策功能的數據。
針對上述情況,河北省果斷出臺了《河北省“智慧環保”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告訴記者,要全面實現“說得清環境質量現狀以及變化趨勢、說得清污染源狀況、說得清潛在環境風險”的要求,必須加快“智慧環保”建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環境監管能力。“也就是通過智慧環保建設,提升環境管理和決策的智能化、科學化水平,摸清新形勢下環境污染的變化路徑,最終讓違法者無處遁形。”
“將現代高新技術成果特別是計算機技術運用于環保領域,可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高速發展的‘雙贏’。”徐俊華如是說。
什么是智慧環保?徐俊華對此的理解是:“智慧環保”就是要建立環境信息感知準確全面、IT基礎支撐全面可靠、決策應用智能有效的體系,最終形成環境要素齊全、技術設備先進、基礎數據完備、應用系統互聯、信息共享利用的智能化全省環境監控平臺,形成技術先進、立體覆蓋、安全可靠、運行高效的環境監測監管體系。
平臺建設是實現智慧環保的基礎,是實現環境管理和決策智能化、科學化的基石。智慧環保的平臺就相當于手機系統,如果沒有系統,一切應用、軟件都將沒有落腳點,沒有統一的標準進行集成。那么,河北省“智慧環保”的平臺究竟包含哪些內容?主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智慧環保”平臺建設主要包括多元環境信息智能感知平臺建設、基礎支撐平臺建設、環境監控云平臺建設、綜合應用平臺建設。其中多元信息智能感知平臺建設是“智慧環保”平臺的主體,發揮著集成要素和數據的作用,是其他平臺建設的基礎,主要包括環境質量在線監測、污染源在線監測、生態遙感在線監測、核與輻射監測和環境應急監測。
2 監管預警無縫隙
將“智慧環保”比作環保界的“諸葛亮”,那它究竟具有哪些“魔力”?又如何發揮其“魔力”?
河北省環保部門正推行在重點企業安裝排污總量IC卡,實現排污濃度和總量雙控制。陳國鷹介紹說:“現在推行的排污IC卡就像電表,比如說,一個企業一年被允許排污100噸,如果排污快到100噸了,這種儀器就會通過濃度和流量算出它的總量,之后就會發出警示,這就預示著企業的排污權利快沒了。”如果超過排量限制,將對企業進行停產,或者加收懲罰性的排污費。如果企業的排污總量用不完,可以拿到特定市場上交易,或者換取環保補貼。
“智慧環保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系統,利用移動設備,建立省、市、縣、鄉四級人員使用的全省環境網格化監管平臺,實現環境監管區域全方位、無死角、無縫隙管理。系統要將全省3級共計54024個網格進行數據化管理,實現網格內部件、人員、事件的管理,進行任務指派、任務辦理。”徐俊華介紹說。
依托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模型,河北省將建立空氣質量集成預報系統,形成PM10、PM2.5、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常規污染物的預報能力。這一系統可以通過情景設置,實現污染源排放清單的更新與動態轉換,通過模式運算實現空氣質量預報結果的更新。
除此之外,將建立環評審批管理平臺,包括開發建設重點項目動態跟蹤管理系統、建設規劃環評管理系統,對全省范圍內工業園區、聚集區、開發區進行動態管理,為建設項目環評提供基礎數據,為決策提供依據,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同時,建設固體廢物管理及交易平臺,規范交易市場,嚴格行政監管,不僅對固體廢物進行有效監控,消除環境安全隱患,而且方便企業之間的固體廢物交換流通,緩解資源短缺瓶頸,實現固體廢物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3 第三方運營新思路
“當前,河北省的‘智慧環保’建設在實際工作中已見成效。”陳國鷹說,河北省目前正在按照“政府出資、環保監管、市場運作、企業協助”的思路,推廣環保部門和被監測企業之外的第三方運營環保監控設施的模式,使企業不敢偷排和破壞設備。
“第三方”既不是自動監控設施生產方,也不是重點企業自身或環保機構,而是具有環境保護部頒發的相應資質的專業化運營公司,由省政府統一招標產生。“第三方”運營費用由省財政擔負。
河北省環保廳負責建立和完善第三方運營單位及運營記錄檔案,負責對第三方運營單位運營情況進行審查和核查,每月至少核查一次。如若第三方運營單位在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或與排污單位聯合數據作假,造成數據失真失實的,除進行經濟處罰外,環保部門將按照相關規定提出取消其在本轄區運營的資格,嚴重的提出吊銷其運營資質的建議。
河北旭陽焦化廢水在線監測,金牛能源煙氣在線監測……在這些治污工程背后,就有著這樣一家第三方環保企業——河北省環境保護開發總公司。作為河北省提供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及服務最早的公司之一,河北省環境保護開發總公司致力于廢水、廢氣、煙氣在線監測設備的推廣工作,目前已為200余家化工企業提供了相關服務。他們提供各種在線儀器可與省環保監控網絡實現連接。
陳國鷹表示,未來河北省將利用遙感衛星、小型無人機監測大氣、水環境,實現全省域、全要素、全覆蓋,建立起天空地一體化的立體監控網絡,讓違法違規者無處可藏,倒逼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