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減少 要排除血液疾病
來源:揚子晚報 發布時間:2014-01-27
李阿姨今年60歲,時常感覺渾身乏力,特別容易累,以為是在家帶孫子做家務累的,也沒有太在意。可是,漸漸地,李阿姨臉色越發蒼白,身上還總是莫名其妙地出現成片淤青,進而鼻出血不止。李阿姨這才急忙去醫院就診,血常規檢查顯示:李阿姨的血色素、白細胞和血小板都明顯低于正常值,接診的鼓樓醫院血液科陳兵主任醫師立即將她收住病房。李阿姨最終被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并接受了緊急輸血和化療。
陳兵主任在問診中了解到,其實李阿姨早在兩年前一次輕微感冒驗血,就發現有血細胞偏低的問題,感冒好了就沒再復查,沒想到可能就是MDS。
陳兵主任告訴記者,MDS是一種源于造血干細胞水平損傷的惡性克隆性疾病,以血細胞數量減少為特征。MDS患者臨床表現可輕可重,有的可能無明顯癥狀,僅有血細胞輕度減少;有的會有疲勞、臉色蒼白、心慌等典型的貧血癥狀;有的皮膚出現淤斑、淤點、口腔血泡、鼻出血、大便發黑等;有的患者還會反復發燒、咳嗽等。陳兵主任介紹,所有MDS患者都有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早期除了血細胞減少之外再無明顯癥狀,易被患者忽視,加上過去的診斷水平不高,因此誤診率相對較高,造成很多病人延誤治療。臨床上大約有30%的MDS患者最終會進展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給治療帶來更大的難度。
MDS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病因尚不明確,約占60-70%,而繼發性MDS的危險因素包括:之前因各種原因的腫瘤接受過放化療;長期暴露于工業化學試劑環境中,如苯、有機溶劑、農藥等;吸煙的患者其MDS進展為AML的危險是不吸煙患者的1.6倍;染發劑:研究證明染發頻率大于3.5 次/年的人群發生MDS 的危險性增加。
陳兵主任提醒,有很多患者在做血常規檢查時無意間發現血細胞減少,此時就一定要提高警惕,立即咨詢血液科醫師排除MDS等血液系統疾病;一旦確診MDS,盡早治療。
通訊員 王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