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山東立法嚴管輻射污染
2014-02-19

山東立法嚴管輻射污染

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時間:2014-02-19

   據了解,目前山東全省共有核技術利用單位3586家,輻射工作場所5336個。

  其中,放射源利用單位970家,約占全國的7%;放射源6825枚,約占全國的6.8%;射線裝置利用單位2801家,射線裝置7387臺套。

  全省涉及電磁輻射技術利用和電磁環境影響的單位近500家,移動基站、廣播電視臺站等電磁技術應用設施5萬余個。

圖為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主體工程效果圖。

    隨著全省核技術與電磁輻射技術的發展,輻射污染問題頻現,對環境安全構成了威脅,也影響局部地區的社會和諧穩定,亟需出臺一部地方性法規予以規范。

  輻射污染防治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則。

  縣級以上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其他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實施監督管理。

  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輻射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核電廠營運單位應當對核電廠放射性污染物和周圍環境輻射水平實施監測,并定期向社會公布。

  按照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對違反規定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環境報記者周雁凌 季英德 王學鵬

  核電廠違規排放中高水平放射性廢水最高罰50萬元、開發商隱瞞電磁環境信息最高罰5萬元、核電廠外圍區域劃定限制區半徑不小于5000米。這是記者從《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了解到的信息。

  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分別從放射性污染防治、電磁輻射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以及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相關規定。

  出臺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

  作為經濟與人口大省,山東也是核技術與電磁輻射技術利用大省。

  “十二五”期間,山東省在建兩座核電廠,海陽核電廠1號機組計劃于2015年建成發電,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廠計劃于2017年建成發電。

  核技術利用單位將以每年約8%的速度增長,放射源以每年約10%的速度增加,放射性廢物隨之不斷增加,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也在不斷發展。同時,廣播、電視、通訊、電力、交通等涉及和影響電磁環境的建設項目也保持高速增長趨勢。

  隨著全省核技術與電磁輻射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放射源使用不當、電磁環境糾紛投訴量遞增等問題,對環境安全構成了威脅,也影響局部地區的社會和諧穩定,亟需出臺一部地方性法規予以規范。

  為強化輻射污染防治監督管理,保障全省輻射環境安全,山東省人大、省政府連續3年將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列為立法調研項目。

  2012年,省人大常委會對《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進行了立法前評估。2013年,《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被列為省人大、省政府一類立法計劃,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政府法制辦、省環保廳專門在濟南、淄博等市進行了立法調研。

  省環保廳還先后兩次會同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政府法制辦對《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進行了修改,形成《條例草案》會簽稿。

  經過14個部門和單位會簽、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召開專家論證會等程序后,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這一《條例》。

  建立完善輻射污染防治工作管理體系

  記者從《條例》上看到,輻射污染包括放射性污染和電磁輻射污染。輻射污染防治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嚴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則。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輻射污染防治納入本行政區域環境保護規劃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建立和完善輻射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制定輻射污染防治政策措施,提高輻射污染防治能力,保證環境安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輻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公安、衛生、財政、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和無線電管理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對有關的輻射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針對輻射污染防治監督管理,《條例》規定,對環境有輻射影響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

  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輻射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并經有關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法驗收合格后,主體工程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對放射性物品運輸的監督性監測實行分類管理,一類放射性物品運輸的監督性監測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二類、三類放射性物品運輸的監督性監測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

  分門別類防治輻射污染

  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條例》規定,核電廠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核電廠外圍區域劃定規劃限制區,報省人民政府批準。規劃限制區以反應堆為中心,半徑不得小于5000米。

  核電廠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在規劃限制區內嚴格控制人口機械增長,依法限制新建、擴建建設項目。

  核電廠營運單位應當對核電廠放射性污染物和周圍環境輻射水平實施監測,定期向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報告監測結果,向社會公布放射性污染物排放情況,并接受公眾咨詢和社會監督。

  核技術利用單位生產、銷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應當依法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并在輻射安全許可證規定的種類和范圍內從事活動。

  轉入、轉出Ⅰ類、Ⅱ類、Ⅲ類放射源的,應當自轉讓活動完成之日起20日內報省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轉入、轉出Ⅳ類、Ⅴ類放射源的,應當自轉讓活動完成之日起20日內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單位應當加強放射性污染防治,對從業人員采取必要的輻射防護措施,預防放射性污染事故。

  鼓勵和支持伴生放射性尾礦的綜合利用;超過國家規定放射性標準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置。

  產生放射性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對放射性廢物進行收集、分類、包裝、標記、暫存和送貯,建立放射性廢物臺賬和檔案,設置放射性廢物暫存設施或者場所,采取防火、防水、防盜、防丟失、防破壞、防射線泄漏等安全防護措施,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實施全程監控。

  在電磁輻射污染防治方面,《條例》要求,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充分考慮電磁輻射設施、電力牽引交通設施等對居民住宅區、學校、幼兒園、醫院、機場等電磁環境敏感目標的影響,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防止電磁輻射的不良影響。

  不同違法行為設定相應法律責任

  對于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已規定法律責任的,從其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未規定法律責任的,依照《條例》的規定執行。

  違反《條例》規定,核電廠排放超過國家排放標準的放射性廢水、廢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核電廠排放中、高水平放射性廢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核技術利用單位向無輻射安全許可證或者超出許可證規定的種類和范圍的單位,銷售或者轉讓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或者由發證機關吊銷輻射安全許可證;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10萬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0萬元的,并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產生放射性廢物的單位將放射性廢物送交無放射性廢物貯存、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貯存、處置,或者擅自處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按照法定程序指定有資質的單位代為處置,所需費用由產生放射性廢物的單位承擔。

  房地產開發建設單位在銷售房屋時,未公示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電磁環境信息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按照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條例》規定,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單位頒發輻射安全許可證或者辦理批準文件的;緩報、瞞報、謊報或者漏報輻射事故的;未按照規定編制輻射事故應急預案或者不依法履行輻射事故應急職責的;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