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多項措施保護野生動植物
來源:鳳凰網 發布時間:2014-03-04
3月3日是首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它的確立,彰顯了世界各國對野生動植物的特殊關注與關愛,也是全世界野生動植物的福祉,對于提高世界各國民眾的保護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歷來高度重視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工作,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
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在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平衡、發展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國際社會對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給予空前關心和重視。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的程度,往往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形象和地區的聲譽。我國政府對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作十分重視,先后制定實施了《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一大批重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有效提升了保護管理水平,促進了相關產業發展,提高了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山東省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在豐富的沿海灘涂和廣袤的內陸地區,分布著丘陵、山區、平原、湖泊等多種地貌類型和森林、濕地、草地等多種生態系統,自然生境復雜多樣,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全省有高等脊椎動物880多種,其中丹頂鶴、白鸛、大天鵝等84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尤其是山東處于候鳥遷徙的主要路線上,鳥類區系豐富,擁有各種鳥類454種,占全國鳥類總數的30%以上,其中大多數為國際重要的遷徙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12種,二級保護的47種。全省分布有野生高等植物2100多種。野生植物作為以森林為主體的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土綠化、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諸多方面,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態保障。
山東省歷來高度重視野生動植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工作,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力度。
一是堅持嚴格執法。把經常性執法監管和專項打擊相結合,嚴厲打擊非法捕獵和經營野生動植物等違法犯罪行為。2013年出動執法人員5126人次,出動車輛1782臺次,清查整治古玩城、花鳥市場等692處,清理農家宴等經營場所66處,清理整治網站和論壇45個,辦理查處野生動物案件74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165名,收繳放生野生動物6985只,有效地警示和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二是堅持保護優先。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動物園、植物園和種質資源庫等工程措施,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全省林業系統建立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類型自然保護區64個,總面積98萬公頃,分別占全省自然保護區84%和74%。此外,全省建有國家濕地公園39處、省級濕地公園81處,建立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34處、植物園4處,全省85%以上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三是堅持科學利用。在嚴格保護的同時,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馴養繁殖和可持續利用。全省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單位達到165家,馴養繁殖主要動物有虎、獅、熊、獼猴、梅花鹿、鴕鳥等10多種,養殖各種動物100多萬頭(只),年產值13.4億元,有6家企業取得“中國陸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管理專用標識”。
四是堅持宣傳教育。面向社會公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廣泛開展野生動植物知識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拒烹、拒食野生動物”、保護野生植物等活動,增強了保護野生動植物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責任意識,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社會風尚。
山東省林業廳廳長燕翔表示,要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為契機,堅持“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育,大力恢復發展,合理開發利用”的方針,以保護為根本,以保護促利用,著力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的各項工作。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推動野生動植物科普知識和法律法規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提高全社會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自覺抵制非法野生動植物(制品)產品。要進一步搞好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摸清底數,找準問題,為加強監管提供科學依據。要進一步規范野生動植物的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維護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交易市場的良好秩序。要進一步加大投入,盡快啟動實施一批重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工程,加強對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生境的保護,增強自我繁育、自我更新能力。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政策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努力實現野生動植物資源的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為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