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今年擬開征垃圾生態補償費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4-03-05
為有效解決存量垃圾治理選址難等問題,2014年上半年,東莞將制定生活垃圾處理利益平衡機制,擬出臺征收生態補償費等措施。胡國球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少宏)日均產生上萬噸生活垃圾,其中有兩成仍未無害化處理便簡易填埋,東莞全市尚有2000萬立方米存量垃圾亟待處理。這便是東莞生活垃圾處理面臨的現實挑戰。
4日,記者從東莞市城管綜合管理局獨家獲悉,為有效解決生活垃圾設施建設、存量垃圾治理選址難等問題,今年,東莞將組織制定全市生活垃圾處理利益平衡機制,啟動包括生態補償費征收等工作。
2000萬立方米存量垃圾亟待處理
據來自東莞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的統計口徑數據,目前,東莞全市城鄉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0000噸/日。全市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總處理量約8000噸/日,約占生活垃圾總產生量的80%。
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上,東莞已建成市區環保熱電廠、橫瀝環保熱電廠、厚街環保熱電廠3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總處理能力在5800噸/日至6300噸/日。塘廈石潭埔垃圾填埋場、虎門五馬垃圾填埋場、樟木頭樟洋垃圾填埋場經擴容整治,目前垃圾無害化處理已達到國家無害化級以上標準,衛生填埋總處理能力1700噸/日。
東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科科長陳創業介紹說,近年來,盡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東莞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逐步健全,生活垃圾無害化率顯著提高,但目前每天仍有約2000噸的生活垃圾只能依靠簡易填埋,未進行無害化處理。
除了每天產生新增垃圾,全市范圍多年積累下來的存量垃圾同樣直接影響到城市管理升級。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120個大小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大部分已經封場管理,但約有10個仍在使用,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存量垃圾總量約2000萬立方米。
陳創業告訴記者,簡易填埋場沒有防滲設施,滲瀝液、沼氣收集難度大,對環境造成較大污染。雖然有關部門多次發文并現場指導各鎮街加強做好填埋場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簡易填埋場先天不足,對環境、水體及周邊居民的影響仍無法避免。
在水鄉試點建設公園式垃圾處理廠
針對生活垃圾處理面臨的上述現狀,東莞市城管局透露,東莞市政府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納入今年重點工作。在通過環評的基礎上,2014年,東莞啟動麻涌環保熱電廠建設,爭取2014年內啟動清溪(樟木頭)環保熱電廠建設,2014年啟動橫瀝環保熱電廠一期技改增容。
與此同時,東莞將完成存量垃圾整治工作,按照塘廈石潭埔等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治模式,2014年上半年啟動鳳崗中心區生活垃圾填埋場整治工程,配套建設先進的垃圾滲瀝液處理設備,并對周邊環境進行生態修復。在整治工程完成前,東莞市城管局將督促指導鳳崗鎮做好滲瀝液導排收集工作并將滲瀝液運至市內指定的無害化處理場地。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東莞將首次借鑒韓國首爾蘭芝島、香港佐敦谷公園等“垃圾山改造生態景觀公園”成功經驗,試點建設花園式、公園式現代垃圾處理廠。
在具體操作上,城管部門將在水鄉經濟區選擇1個有條件原有垃圾填埋場(或其他可利用土地)作為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將水鄉經濟區新增垃圾和存量垃圾運至其中。
在其他區域,城管部門將選擇1個有條件原有垃圾填埋場作為存量垃圾集中處理場,率先集中處理東江、運河等水源地沿線一公里范圍內全部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存量,再逐步處理其他區域生活垃圾簡易填埋場存量垃圾。
與此同時,在按照國家衛生填埋場標準進行整治建設,整治工程完成后,城管部門將集中處理場改造成生態景觀公園。
在此基礎上,城管部門將在存量垃圾集中處理場配套建設先進的滲瀝液處理設備,對垃圾滲瀝液進行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并通過公開招標,委托專業化企業負責運營,市主管部門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實現存量垃圾集中處理場污染物零排放。對于已完成存量垃圾清理遷移的填埋場,由屬地鎮街負責做好覆土復綠和生態修復工作。
或啟動征收異地處理生活垃圾補償金
制定出臺生活垃圾處理利益平衡機制,是東莞市今年在推進城鄉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上的重要改革。
按照東莞市城管部門目前形成的政策初步框架,在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方面,東莞將在現行生活垃圾處理費的基礎上,對跨鎮街處理生活垃圾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垃圾處理量征收一定金額的生態補償費(環保熱電廠所在鎮街不征收生態補償費)。所征得的生態補償費將按照“項目落戶、周邊受益”的原則,由東莞市政府統收統支,用于環保熱電廠周邊(不限于環保熱電廠所在鎮)環境修復和1公里范圍內市民關系協調處理。
在存量垃圾治理方面,存量垃圾集中處理場整治及生態景觀公園建設由東莞市政府統籌實施,費用由市財政負擔。跨鎮街遷移垃圾按照垃圾處理量支付一定金額的生態補償費,由接受地鎮街統籌使用,用于周邊環境修復、設施維護管理、周邊市民關系協調處理等。生態景觀公園建設工程完成后,日常管理由屬地負責,費用在生態補償費中列支;滲瀝液、沼氣處理工作向社會公開招標,滲瀝液、沼氣處理費用由市財政負擔,監管工作由市主管部門負責。
按照東莞市政府年初制定的進度安排,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時,東莞將啟動異地處理生活垃圾補償金的征收工作。到下半年,東莞將完善相關實施細則,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生態補償金征收及使用常態化管理。
盡管東莞垃圾處理生態補償金的征收標準尚未最終確定,但從全省范圍看,目前僅有廣州及佛山兩市已開始征收相關垃圾處理生態補償機制。其中廣州規定,垃圾產生區將向垃圾處理區繳交垃圾處理費,繳費標準為75元/噸。知情人士透露,東莞垃圾處理生態補償金的征收標準將在立足城市管理自身實際的同時,參考借鑒周邊城市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