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梯次救助”困難群眾
來源:武漢晚報 發布時間:2014-03-06
從今年開始,武漢建立困難群眾“梯次救助制度”,5日,記者從武漢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救助對象將被分為三大類:一般低保家庭和重殘對象、七類低保特困家庭、困難邊緣戶,分別適用于三種救助政策。
困難家庭分類救助
目前,全市低保家庭有16萬戶、28.3萬人。針對一般低保家庭和重殘對象,我市通過第十次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全市城鎮低保標準增加到每人每月560元;農村及新城區的農村低保標準增加到每人每月270元。
對重度殘疾人單獨全額施保工作,從2011年開始分別為12970名成年一級、3.6萬名成年二級重度殘疾人提供單獨全額保障,2013年又將11070名成年三級精神和智力殘疾人提供全額低保,實現了重度殘疾人單獨全額施保全覆蓋。
七類特困人員
每月增發20%的低保金
從2013年11月起,武漢市對已享受城鄉低保待遇中的70周歲以上老人、《武漢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實施辦法》中規定的21類重癥患者、革命老區低保對象、見義勇為的傷殘人員、“失獨”家庭成員、單親家庭中未成年子女及持有殘疾證的殘疾人員等七類特困人員實行分類施保,每月增發20%的低保金。目前,這一政策共惠及全市12萬余人。
首次出臺“困難邊緣戶”標準
5日,會上首次將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全額低保標準150%的群體列為低保“困難邊緣戶”。武漢市為解決低保邊緣戶因病、因災、因殘、因子女就學等原因造成的臨時生活困難,出臺了臨時救助辦法,按照城市居民每戶每年1500元,農村居民每戶每年1000元的標準實施救助。如果屬于殘疾人家庭,臨時救助標準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增加500元。同時,此類群體可相應享受助學補貼和醫療救助政策。
目前,全市規定城鎮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840元的為低保邊緣戶,農村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405元的為低保邊緣戶。2013年,全市臨時救助32747人。
今年將新增養老床位5000張
今年重點改造100個老舊社區,培育推介100名“社區領袖”。加快社區養老院建設,新建60家,改建40家,新增養老床位5000張。
建立“救助對象統一管理,救助資金統一使用”的大救助模式,推動政府統一整合財政、教育、衛生、勞動、司法等部門救助資金,提高救助效果。此外,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推動養老、慈善等公益服務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取消社團籌備以及社團、基金會分支機構審批環節,培育新增社會組織2000家。(記者 翟蘭蘭 通訊員 周鋼 袁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