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歲女性成宮頸癌患者主體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4-03-07
“上世紀80年代,我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平均年齡是55歲,現在是30到40歲。”明天是“三八婦女節”,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舉辦的三八義診活動中,該中心婦科主任、宮頸癌單病種管理首席專家劉繼紅教授表示,宮頸癌患者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值得警惕。
劉繼紅給出一組數據:在上世紀80年代,該院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平均年齡是55歲;上世紀90年代是45歲;而如今是30歲到40歲。在她接診的病人中,最年輕的只有21歲,“我最近接診了一位34歲的病人,已二次復發,不僅切了子宮、輸卵管,膀胱、直腸都切除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劉繼紅分析,發病年輕化,一方面是因為疾病得到了更多重視,越來越多早發現、早治療的病例。但仍有一些與人們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因素值得注意,“隨著性觀念的開放,有的女性性生活開始得特別早,甚至未成年就開始性生活,這樣,其宮頸上皮還沒有成熟,對HPV病毒的防御能力就差,而研究早已證實,HPV感染與宮頸病變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另一方面,性伴侶多的女性感染HPV的風險也更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
如今,宮頸癌發病率已位列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劉繼紅提醒,女性要切忌過早開始性生活,也要注意衛生;而有了性生活后還應進行常規的宮頸篩查。
■何謂“HPV病毒”?
HPV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縮寫)是一種屬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主要類型為HPV1、2、6、11、16、18、31、33及35型等,HPV16和18型長期感染可能與女性宮頸癌的發生有關。該病毒只侵犯人類,對其它動物無致病性,經正規系統治療后,該病毒會被人體清除。但也有學者提出該病毒會終身攜帶。 (記者/曹斯 通訊員/黃金娟 歐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