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仁老人從1998年開始種樹。楊海全 攝
人民網(wǎng)哈爾濱4月21日電(楊海全)大慶市薩爾圖區(qū)有一條路叫中寶路。路南是采油一廠四礦東三變電所,路北是一片樹林,一眼望去,郁郁蔥蔥??蛇@里,曾經(jīng)卻是一片荒地,改變這一切的是一位老人——姜國仁。
4月19日,記者見到姜國仁老人時候,他正在和老伴還有來自薩爾圖區(qū)的志愿者們?yōu)橹矘涿β抵?/span>
“你們先別和我嘮嗑,種完樹再聊。”聽說記者要采訪,姜國仁老人連忙說,“別宣傳我,我種樹就圖個樂呵。”
1998年,姜國仁從大慶總機廠退休后成立了一家鉚焊加工公司,經(jīng)驗豐富的老姜把廠子辦得有聲有色??捎屑虑閰s讓他頭疼不已。原來,由于廠子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常常有人在附近倒垃圾,還有來刨坑偷土的。正因為這樣,每次環(huán)境衛(wèi)生檢查廠子都不合格。
“你種樹吧,這樣別人不敢輕易動你的樹苗,也就不能有人倒垃圾、偷土了”,所屬的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幫他出了這樣的主意。
“就這么辦!”老姜下定了決心??墒窃?ldquo;垃圾站”上種樹談何容易。“地里進不了機械,挖坑刨土全靠人工,有時一鍬下去就是一股沖天的惡臭;有時刨到磚頭瓦塊上,只刨出個白點,還震得人手臂發(fā)麻。”回憶起當初種樹的情景,老姜說太不容易了。
“年輕時,在山東老家種過,最不缺的就是力氣。”說干就干,老姜帶領(lǐng)職工在精心選好的空地上挖坑、培土,一口氣就栽下了幾千棵樹,光禿禿的土地上有了“衛(wèi)兵”,垃圾堆消失了,大坑被填埋。
自此,老姜種樹就像著了魔一樣,一發(fā)不可收拾。在種樹的過程中,老姜逐漸地愛上了這片綠地。他每天都到這里轉(zhuǎn)轉(zhuǎn),要是一天不來,心里就變得沒著沒落的。于是他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早上3點多起床,走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花四五個小時,來侍候這些樹木。中午餓了吃口帶來的干糧,感覺太累了,就靠在樹下休息一會,晚上直到看不清樹苗才回家。親友問他:“累死累活,一分錢也拿不到圖啥???”他說:“我啥也不圖,活著的意義就是找事干。”
剛開始種樹時,一天,老伴幫他洗衣服,從他兜里翻出來一張沒來得及“藏”起來的水費收據(jù),“一個月的水費24000多塊,都澆樹用啦?”老伴瞪著他,而老姜卻憨憨的笑著,急忙給老伴解釋:“那咋整,好不容易栽上的,要是不活,那可不就白瞎了。”架不住老姜苦口婆心的“折磨”,老伴只能妥協(xié)了。后來她也常常來地里陪老姜,老兩口一起澆水,除草,一天天看著樹苗長大……
2009年,得知廠子因為城市規(guī)劃需要拆遷的消息時,老姜第一擔心的就是那些樹的命運。那時老伴卻非常高興,因為這下老兩口終于可以一起去北京散散心了,還能照顧剛剛出生的小孫子,多美呀!可后來老姜四處打聽說還要綠化,他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了,于是直接拒絕老伴:“我不去,我離不開我的樹。” 如今孫子都已經(jīng)四歲了,老姜還是沒去成北京照看孫子。2010年,老姜的廠子再次被列入拆遷范圍,這次他沒有著急,因為只是廠子需要搬走,不影響種樹。有人替他可惜:“換個地方接著干吧。”他卻說:“開廠子掙再多的錢也沒啥用,退休的錢都花不了,看著這些樹就行了。”就這樣,老姜決定一心種樹,經(jīng)營多年的廠子倒閉了。這些年,除了退休金全數(shù)上交給老伴外,廠子掙下的錢他從未往家里拿過。就連兩個兒子結(jié)婚需要買房子都是自己貸的款。
如今,姜國仁老人已經(jīng)栽下12萬顆樹苗,種樹投入的錢差不多100萬,那些早年栽種的樹已長到六七米高、碗口粗了。在他的感召下,大慶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植樹的隊伍中。
有人問老姜:“您年年這樣植樹累嗎?您幸福嗎?”老姜樸實的回答:“沒感覺累 ,一天挺樂呵,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就是幸福!”
“種樹種到什么時候?”
“種到不能動彈了,生命不息,植樹不止!”姜老堅定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