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小推車,一把笤帚,一個簸箕,一身橘黃色的工服,雙手殘疾,每天工作10余個小時,10年清掃垃圾1800多噸,清掃面積1400多萬平方米,這就是大家眼中最美的環衛工趙洪慶師傅。
趙洪慶,今年72歲,是方山縣環衛隊工作時間最久的一名清掃工人。環衛工作艱苦而單調,既要經得起節假日繁忙勞累的考驗,又要耐得住起早貪黑的苦處。很多環衛工人因忍受不了環衛工作社會地位低、工作臟苦累、工資少這一現狀,紛紛“跳槽”離隊。然而趙洪慶卻堅持了下來,每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這一干就是10年。
10年來,因為吃苦耐勞的精神,老趙年年被單位評為模范。在環衛隊,不少人會因為清掃的街道垃圾量多了、少了,清掃面積大了、小了等等各種問題起爭執,但是老趙從來沒有,單位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從未有一絲一毫的抱怨。
“我原來是在廣場那邊清掃,后來領導考慮到方正街上門市多、生活垃圾多,把我調到了這邊,人家領導也是看重咱負責任的態度,我怎么能辜負呢?”
“那您一個上了年齡的清潔工,身體怎么吃得消呢?”記者問道。
“剛開始不習慣,那個時候任務也重,因為自己是殘疾人,剛開始掃的時候感覺腰酸腿困,慢慢的就習慣了。這么和你說吧,我的工作不僅僅是我自己做工作,還有市民的一部分功勞呢。舉個例子,方正街上有一個開水果店的,經常把那些發爛的水果隨意倒在街上。每次他倒下我就立馬上去清掃,慢慢的他覺得不好意思了,以后就不再隨意扔了……沒有他們的配合,我的工作量可真不小!”
老趙告訴記者,在街上工作的時間久了,街頭巷尾的人們都不再將他視為環衛工人,更像是一個熟悉的朋友,甚至是親人。就在今年7月27日,老伴兒意外暈倒,老趙放下手頭的工具立馬趕往縣醫院。方正街上伍伍雜糧店的老板在街頭發現了老趙的工具卻不見他的人以后,以為老趙是因為工作被車給撞了,還專門趕往他家探視。
路過的一位市民見記者與老趙交談,立馬走過來,“這可是我們縣城響當當的環衛工,我們的城市太需要他,太離不開他了,要是多幾個像老趙這樣的人就好了。”
整整10年,借著殘疾的雙手,老趙清洗垃圾箱3000余個,為居民群眾整治環境、清除垃圾1800多噸,工作10年卻干了20年的工作量,他笑著說:“單位給了我一份工資,我就應該盡心盡力把工作努力干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