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厲以寧教授曾說:“談到低碳經濟,首先講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在面臨著兩難選擇:一是要保護生存環境,一是要保持經濟持續發展。為什么是兩難選擇?假如只顧經濟發展不顧生態環境,可能本代人都難以生存;如果只顧環境,那么,發展中國家該怎么發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經過多年探索,找到一條道路,就是把二者兼顧,實現經濟的低碳化,實現綠色經濟。”
從國內情形看,中國已成為能源消費世界第二大國,碳排放總量占世界總量27%左右,居世界第一。亞行與清華大學2013年調查的500個中國城市中環境狀態得到良好狀態的城市不足1%。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發展戰略,提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思路,并在十八大時提出構建以生態文明為導向的可持續發展社會。同時,中國作為國際社會重要參與者,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者,中國的低碳發展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所矚目。2014年APEC期間,中美發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低碳發展領域以往較多關注低碳技術,而當前則越來越重視低碳管理的重要性。以光伏產業為例,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遇到瓶頸的原因并非主要是技術,更主要而是管理。這一現狀凸顯低碳發展領域中管理的缺失,有效的低碳發展管理模式有待探尋。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雷明教授利用綠色核算的方法,構建了低碳發展與經濟增長分析數據庫,并基于此采用計量和統計方法對我國低碳發展與經濟增漲狀況,影響因素等進行分析。研究標明,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發展不可盲目發展,要有規劃,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競爭力可以來自于核心技術,同時可以來自有效的管理,管理創新同樣重要,通過有效的管理創新,可以獲取來自于諸如產業鏈整合、產業集群所帶來的種種益處,因此推進產業鏈的有效整合、構建產業集群更是重要解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