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空氣重污染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將啟動紅色預警(一級),全市范圍內依法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純電動汽車除外)。”新修訂的《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新《預案》)正式發布施行,新修訂的預案在五大方面作了修訂和完善。較2013年版的應急方案,新《預案》進一步降低了預警啟動的門檻。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依照新《預案》,2014年能夠達到啟動紅色預警等級的重污染過程大約有3次。而依據此前應急方案,2014年北京重污染紅色預警的啟動次數為零。
□變化
1預警分級門檻大大降低
根據環境保護部《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分級方法,空氣質量指數在200以上為空氣重污染。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有關規定,依據空氣質量預測結果,綜合考慮空氣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4個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具體來說:預測空氣重污染將持續1天(24小時),為藍色預警(四級);持續2天(48小時)為黃色預警(三級);持續3天(72小時)為橙色預警(二級);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為紅色預警(一級)。
在強制性應急措施中,到達紅色預警時,全市范圍內依法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純電動汽車除外),其中本市公務用車在單雙號行駛的基礎上,再停駛車輛總數的30%;公共交通運營部門延長運營時間,加大運輸保障力度。
而在之前的2013年版本中,藍色預警為預測未來一天出現重度污染,黃色預警為預測未來一天出現嚴重污染或預測持續3天出現重度污染,橙色預警為預測未來持續3天交替出現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紅色預警為預測未來持續3天出現嚴重污染。
2停限產企業將有千余家
新《預案》按照“加嚴措施、提高效果”的思路,對強制性應急措施進行了調整和完善。首先加大了機動車限行措施力度,在保留原預案紅色預警中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基礎上,在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中增加了建筑垃圾和渣土運輸車、混凝土罐車、砂石運輸車等重型車輛禁止上路行駛的規定,同時修訂當前執行的《關于空氣重污染期間采取臨時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其次,新《預案》還擴大了工業企業停、限產措施的范圍,將空氣重污染停、限產企業數量,由現行的141家重點企業,擴大到除保障城市運行外的全市大氣污染排放主要工業企業,停、限產企業將達千余家。
此外,新《預案》還嚴格了施工工地停工措施,擴大停工范圍。如:當啟動橙色預警時,在原預案“土石方”、“建筑拆除”工地停工的基礎上,將停工范圍擴大至混凝土澆筑、建筑垃圾運輸、噴涂粉刷等作業。
3橙色紅色預警提前24小時發布
針對紅色、橙色的高預警級別,新《預案》新增了“提前24小時向社會發布”的規定。
據介紹,空氣重污染預警發布與解除由市應急委、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負責下達指令。其中紅色預警由市應急委主任批準,由市應急辦提前24小時組織發布。橙色預警由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批準,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前24小時組織發布。
黃色預警由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批準并提前組織發布。藍色預警由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實時組織發布。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可根據污染程度變化和最新預報結果,按預警發布程序報批后,適時提高或降低預警級別。
市環保局表示,發生空氣重污染時,本市將及時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手機等渠道發布預警信息,方便公眾及時了解空氣重污染情況及相關應急措施,加強自身健康防護。
紅色、橙色、黃色預警解除程序與發布程序一致;藍色預警不設解除審批程序,空氣質量好轉時自動解除。
4各區縣要制訂應急分預案
新《預案》強化區縣屬地責任,要求各區縣結合轄區實際,制訂應急分預案,完善應急措施,健全屬地應急體系,細化分解任務,組織有效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建立各類名單管理制度,制定空氣重污染期間轄區停產限產工業企業名單和停工工地名錄,向社會公布并及時更新。其次,各行業管理部門也要對本行業重污染應急的組織管理,提出應急措施,細化具體方案;此外,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也要負起督查檢查責任。
5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
新《預案》要求,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通過及時發布空氣質量狀況、公布空氣重污染應急分預案、公開應急措施等,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同時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引導媒體、公眾等社會力量依法、有序監督各項應急措施的落實,鼓勵對有關措施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舉報(舉報電話:12345、12369、96310),并予以曝光。
此外,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也將對全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開展督查考核。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市環保局等部門要對全市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加強抽查檢查;各成員單位負責對本轄區、本行業應急措施落實情況的督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職缺位等導致應急措施未有效落實的,將依據有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對話
紅色預警是否會頻繁出現?
記者:此次預案修訂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預警啟動的門檻降低,特別是紅色預警,那么是否會出現紅色預警頻繁啟動的現象?
張大偉(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原來的紅色預警是連續3天的嚴重污染,說實話挺難達到的。所以原來的方案自實施以來,尚未啟動紅色級別的預警。新版《預案》如果拿2014年的污染情況來評估,符合啟動紅色預警條件的有3次左右,從天數來看,一年下來大概10天左右。
記者:針對橙色、紅色預警提出要提前24小時啟動,但為什么沒要求藍色、黃色預警提前24小時啟動?
張大偉:主要是因為橙色、紅色預警涉及到一些強制性減排措施的啟動,需要一些時間。比如單雙號限行,如果不提前24小時告知公眾,根本來不及。藍色和黃色預警,可以根據污染的情況隨時發現隨時啟動,他們對應措施的重點是防護,臨近通知就夠了。
為何用“持續時間”來分級?
記者:之前的方案有“嚴重污染”“重度污染”之分,新《預案》的預警分級基本上是以重污染的持續時間來劃分的,為何這次這么強調用持續時間的長短來分級?
張大偉:此次預案分級的調整,充分考慮了污染的持續時間。北京的重污染主要是秋冬季的過程性重污染,通常污染時間都是兩三天,甚至更長。另外,之前,重污染的分級還有嚴重污染(六級),和重度污染(五級)的區分。那么六級重污染和五級重污染是怎么區分的?空氣質量指數300以下是五級,301就是六級,從科學體系上講,不是特別精準。
此外,從預測預報的準確程度來看,我們現在對過程把握的準確率要高于對污染程度把握的準確率,就是空氣質量指數是300還是301,是很難預測出來,但重污染持續時間是3天還是4天,這個大的天氣系統基本上還是有把握的。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不確定性,但總體來講,風險可控。
□釋疑
單雙號后上班交通怎么解決?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旦啟動紅色預警,實施單雙號限行,本市將參照去年APEC會議期間的公交保障措施。據統計,當時全市大約有200萬人會從小汽車出行轉移至公共交通。為此本市當時地面公交運力增加了2.1萬至2.5萬車次。地鐵隨時增加備班運力。
《預案》是否還會再做調整?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新《預案》是北京繼2012年在全國率先發布實施《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暫行)》、2013年修訂發布《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試行)》之后的第三版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市環保局應急處副處長王斌表示,今后依據新《預案》的實施情況,還將再做調整。
□應對
市教委制訂分預案
強制執行紅色預警停課措施
在新修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中,中小學、幼兒園在紅色預警啟動時“停課”只是“建議性應急措施”。但是,在市教委的分預案中,該措施為強制措施。根據《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當啟動紅色預警(預警一級)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必須停課。
據介紹,教委《預案》適用于本市轄區內所有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含中等職業學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駐華使館學校、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
根據教委《預案》,當北京啟動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預警四級)時,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減少戶外活動;當啟動黃色預警(預警三級)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止體育課、課間操、運動會等戶外活動;當啟動橙色預警(預警二級)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止戶外活動;當啟動紅色預警(預警一級)時,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及校外教育機構停課。
根據市教委要求,停課期間,中小學、幼兒園應按照“停課不停學”的原則,通過網絡、通訊等途徑與家長和學生保持聯系,提出可參考的合理化學習建議;教師要合理調整教學方式,靈活安排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北京數字學校網絡平臺和數字化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提示家長在家對孩子進行生活和安全教育。
由于重污染期間,北京各區縣污染水平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教委《預案》中還特別提出,在空氣重污染期間,如遇特殊情況,學校可以根據所在地區及周邊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報區教委同意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