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新增地熱能供暖11億平方米
2017-02-08經濟參考報
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及國家能源局共同編制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發布。該《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0MW。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地熱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萬噸標準煤。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將形成較為完善的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體系和政策體系,掌握地熱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比較完備的地熱能開發利用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的標準體系和監測體系。在“十三五”時期,開展干熱巖開發試驗工作,建設干熱巖示范項目。
《規劃》明確了“十三五”地熱能開發的重點任務:一是在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現狀普查的基礎上,查明我國主要水熱型地熱區(田)及淺層地熱能、干熱巖開發區地質條件、熱儲特征、地熱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并對其開采技術經濟條件做出評價,為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依據。支持有能力的企業積極參與地熱勘探評價并優先獲得地熱資源特許經營資格,將勘探評價數據統一納入國家數據管理平臺。二是積極推進水熱型地熱供暖在京津冀魯豫和生態環境脆弱的青藏高原及毗鄰區集中規劃,統一開發。三是大力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四是在西藏、川西等高溫地熱資源區建設高溫地熱發電工程;在華北、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區建設若干中低溫地熱發電工程。建立、完善扶持地熱發電的機制和政策體系。五是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六是加強信息監測統計體系建設。七是圍繞地熱能開發利用產業鏈、標準規范、人才培養和服務等,完善地熱能產業體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