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重慶力推垃圾分類建設“無廢城市”
2019-04-15來源:中國新聞網重慶新聞
       截至目前,重慶市垃圾分類已在主城23個街道27萬戶居民中試點 

       力爭到2020年,主城區實施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街鎮比例達到50%,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將來,主城區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都會采用焚燒發電方式,垃圾填埋處理將成為歷史“無廢城市”來了!4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并將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適當的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重慶,正投身“無廢城市”建設的熱潮中來。 

       去年底,重慶15家企業聯手建立我市首個固廢產業聯盟,為重慶申報“無廢城市”試點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穩步推進的垃圾分類試點,也成為我市申報“無廢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紹,2017年重慶開始大規模推廣垃圾分類,截至目前,垃圾分類已在主城23個街道27萬戶居民中試點。借助二維碼、智能垃圾箱等多種先進手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變得更便捷,垃圾分類成為重慶環保的新時尚。
 
timg (9)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

       雖然多年前我市就開始推廣垃圾分類,但卻“推而不廣”。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認識不清,居民擔心垃圾種類分得不準確;二是前端分好類、后端大雜燴的現象突出,付出了努力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針對上述尷尬,城市管理部門想出了很多破解方法。 

       上月,重慶推出垃圾分類微信公眾號,幫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垃圾分類知識,了解國家的垃圾分類政策。 各區縣城市管理部門也想出了不少好方法。比如兩江新區打造了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平臺,通過物聯網、互聯網融合技術,輔以二維碼、GPS等手段,建立一戶一檔實名制,實施垃圾分類投放質量及回收管理的數據收集和傳輸,實現垃圾投放的源頭可溯。 “借助智慧管理平臺,對垃圾分類正確投放行為采取積分獎勵,對不正確投放行為進行源頭定向宣導,可實現垃圾分類宣傳引導、積分激勵、全程監控的一體化管理。”兩江新區城管局人士表示。 

       在重慶,許多地方像兩江新區一樣,對垃圾分類實行了積分獎勵。 

       最近,家住九龍坡區二郎街道鋼球小區的邱沛萍婆婆,時不時提幾個塑料瓶,在小區智能垃圾回收箱旁熟練地用積分獎勵卡掃碼后,將塑料瓶投進“一般塑料投遞口”。邱婆婆樂呵呵地說:“垃圾稱重后會獲得積分。不到半年時間,我已經積了3900多分,上周剛用330分換了7塊香皂。” 

       隨著垃圾分類試點在我市推開,企業從中嗅到商機。最近一段時間,一種名為“小黃狗”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出現在主城9區及大足、榮昌、涪陵、合川、墊江等地街頭。 

       “小黃狗”由6只不同顏色的垃圾回收箱組成,每個箱子上都寫有接收垃圾的名稱。只要掏出手機,使用App掃一掃,回收機的箱門就會打開。居民把廢紙、紡織物、金屬、塑料瓶等分別投入不同箱子,回收設備對垃圾進行智能識別和智能稱重,根據不同廢品的市場價格計算返現金額。 

       據統計,“小黃狗”進入重慶市場已有8個多月,截至3月底,共安裝了1470臺回收機設備,注冊用戶達45.5萬,累計回收垃圾3979噸,光塑料瓶就超過200萬個。 

timg (5)
“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

       不同垃圾有不同處置方法,如何破解“前端分好類、后端大雜燴”的問題,重慶采取了垃圾分類運輸并健全回收處置系統的方式。 

       垃圾分類后都去哪兒了?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紹,有害垃圾經過收集容器,由合法單位運輸貯存后,運往危險廢物處理設施無害化處理;可回收垃圾經過收集容器后,責任人自行運送或回收企業上門收運,由再生資源企業分揀和資源化利用;其他垃圾一般在收集運輸后,則由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或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置。 

       為防止垃圾相互污染,重慶專門配備了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類專業收運車,并給車輛安裝GPS定位系統。  “主城正在建設垃圾分類網絡物流基地,可以更準確地將不同垃圾送往不同地方處理。”市環衛集團人士介紹,該集團已在沙坪壩西永、渝北城南、兩江新區龍興等地建成6座多功能垃圾轉運站。 

       為提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我市在全國率先構建起覆蓋城鄉的餐廚垃圾片區收運處理系統,在全國率先建成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系統。目前主城區日均處理生活垃圾7000噸、餐廚垃圾1300噸、果蔬垃圾200噸。 

timg (7)
美麗重慶

       2020年將在渝北投用“城市跟人一樣,不僅要"吃"好"穿"好,"新陳代謝"也要好。推廣垃圾分類,不僅是我國建設"無廢城市"的大勢所趨,也是重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市城市管理局人士表示。 

       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并以每年8%至10%的速度遞增。全國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中。我國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資源損失價值在250億元至300億元。 

       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了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46個重點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今年2月,住建部再次要求,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這也意味著,今年,我市所有區縣將強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被認為是最有效的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方式,是減少工業固廢和包裝廢料的關鍵。”市城市管理局人士舉了一串數字:1噸廢紙可制作出850公斤好紙,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1噸廢塑料可回煉300公斤無鉛汽油和柴油;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750公斤……“市民眼中的"垃圾"可不是廢物,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按照規劃,我市將力爭到2020年,主城區實施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街鎮比例達到50%,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為配合不斷提速的垃圾分類工作,重慶已建成規范再生資源回收站點9190個、危險廢物利用處理設施45個,正加快推進第四垃圾焚燒廠、走馬和夏家壩垃圾二次轉運站等一批具備垃圾分類功能設施的建設。 

       “將來,主城區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都會采用焚燒發電方式,垃圾填埋處理將成為歷史。”市城市管理局人士介紹。 

       為進一步掘金城市垃圾,我市還在渝北區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垃圾分類利用產業園洛磧靜脈產業園(因其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的行業稱為“靜脈產業”)。該產業園占地約5000畝,2020年投用后將實現年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果蔬垃圾、污泥100萬噸、建筑棄料60萬噸、一般工業廢棄物10萬噸、廢舊機油5萬噸。 

       雖然我市在建設“無廢城市”上進行了不少探索,但“無廢城市”作為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亟須形成全民參與的合力。對此,市城市管理局人士呼吁:“每個市民盡可能少產生垃圾,產生垃圾后做好分類投放,就是實實在在為"無廢城市"建設做貢獻。”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