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了很多馬戲表演
覺得動物們很可愛,很能干,很聰明
有一些甚至會算術、會畫畫
這些討人喜歡的模樣或本領
讓一部分人獲得了樂趣,一部分人獲得了金錢
還有一部分人學會了
“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偽命題
我們在短短一個小時的觀賞之后
發出了掌聲和笑聲
然后揮手告別它們的生活
我們間接造成卻不曾知曉的生活
直到有人將這種生活拍成了紀錄片《圈套》
▲《圈套》截圖▲
紀錄片把動物的訓練和生活真實曝光
它們不是舞臺上的樣子
也不是自然狀態下的樣子
在擬人化這條道路上
它們付出了艱辛的代價
▲黑熊被鐵鏈拴著脖子保持直立▲
▲老虎遭到懲罰,發出哀嚎▲
它們有一部分會遭受肉體折磨
而近親繁殖給它們的健康造成很大隱患
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獨與壓力
空間幽閉和枯燥訓練會蠶食掉它們的靈性
蠶食掉它們身為動物的本性
也許有人說
動物的本性不是如此懦弱
為什么不反抗呢
……
早在一座座動物監牢形成利益鏈的時候
我們就應該知道人類“統治”異族的伎倆
饑餓、恐嚇、虐待成為最有效的手段
即使造成了死亡
也會從自然界獲取新的動物來填補空缺
真正有勇氣去反抗的動物
只能走上兩條路
殺人或者自殺
最終都是以生命為代價
美國有只虎鯨Tilikum
從2歲起就被囚禁起來用于表演
憤怒與恨意促使它攻擊了3名馴獸師
最終它被囚禁了30多年
而一名叫泰克的野生象
殺死了自己的馴獸師阿倫·坎貝爾后
被槍擊36槍而亡
也有動物將情緒化作一把刀
刺向了自己
世界上第一個成名的海豚馴養師理查德•歐貝瑞
就親眼目睹心愛的海豚
因超長時間的曝光和訓練而抑郁自殺
最終死在了他懷里
▲1970年4月22日,海豚卡西因壓力過大而自殺了▲
遭受沖擊的理查德開始意識到
海豚的靈性讓它們活得比人類想象中更痛苦
從此他到處幫助海豚野放訓練
建立海豚保護組織
不顧自身安危
試圖終結海豚表演產業
理查德指導拍攝的紀錄片《海豚灣》
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的血腥真相
類似的場景我們能在
《黑鯨》、《黑象》等紀錄片中看到
動物們的處境,已經只剩下了生死存亡
▲海豚灣:捕殺海豚現場▲
與理查德一同奔走的還有一位母親
一位與虎鯨有“殺之之仇”的母親
Hernandez的兒子Alexis在一次表演中
被虎鯨襲擊并不治身亡
園方對外宣稱只是意外
但她在了解和查訪事情真相時候
看到了這個行業的真相
▲表演伴隨著高強度的訓練和長時間的囚禁▲
虎鯨本是一種很有靈性、很溫順的動物
極少發生野生虎鯨殺人事件
是人工的圈養摧毀了它們的情感
在它情緒崩潰的邊緣
囚禁它的人們卻視而不見還繼續訓練
這才是悲劇的根源
▲研究人員指出虎鯨變化的原因▲
最終Hernandez決定去保護這些虎鯨
它們不僅是她和兒子的精神連接
更是她繼承兒子的心愿
用畢生去努力守護的動物
她認為所有的虎鯨都應該回歸自然的懷抱
這是人類應該做的正確的事
▲Hernandez緬懷兒子,凝望野生虎鯨▲
她的點滴努力對虎鯨來說很重要
就像理查德也幫助超過30頭海豚回歸大海
只有看過它們在海里的樣子
才明白囚禁到底意味著什么
▲被囚禁虎鯨的壽命只有正常的三分之一▲
據《黑象》紀錄片顯示
100年前,泰國有估計30萬頭野生大象
10萬頭被人工馴養的大象
截止到2017年,只剩下不到1500頭野生大象
和3500頭被人工馴養的大象
曾經蓬勃生長的野生動物們
現在除了被奴役圈禁之外
也被倒賣、殺害和食用
生存空間急劇縮小
▲在印度某些地方,人們甚至會用火來襲擊大象▲
如果它們思維簡單
被傷害也許不會讓它們如此痛苦
偏偏它們很有靈性
有自己的語言和情感
讓人類的自大顯得更拙劣
我們處在生物鏈的頂端
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凌駕于很多生物之上
生而為人的優越感幾乎把謙卑淹沒
就似乎,一切動物、植物消長存亡的現象
對人類社會并沒有意義
美國學者彼德·S·溫茲徑直提出了“生命主體”的概念,他在其《環境公平》一書的“動物權利”章中指出:生命主體是那些可以感覺到幸福的個體,是能感覺出好或壞的種類。所有生命主體,包括人和非人都有不受危害的權利。
——彼德·S·溫茲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
我們一腔情愿的喜愛
帶來巨大的利潤驅動力
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我們欠缺很多保護和改過的行動
比如禁止非法狩獵、倒賣
比如禁止動物馬戲表演
但首先是思想的進步
和從未有過的道歉
生而為人,卻讓你們如此辛苦
希望以后,你們的生活
人類也只是恰好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