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海已經初步構建起了鹽湖提鋰、電子級碳酸鋰、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的完整產業鏈,“青海鋰”正在以幾何式的增長影響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很多人的印象中,青海是一個偏遠的西部省份,荒漠連天、四處蕭條。而實際上,這座地理位置并不占優的省份在我國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能源供應的大后方,還影響著未來國內新能源產業的走向。這一切都要從青海的地理和資源說起……
01 能源供應的大后方
在西部旅游還沒有火起來的那些年,青海還是一座非常低調的城市。盡管它的內涵足夠豐富,但“西北蠻荒之地”的表象還是阻礙了大多數人的腳步。這其實與它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青海是我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歷經億萬年的地殼運動,才有了如今我們熟悉的地形地貌。論地勢惡劣、地形復雜,國內也只有甘肅、新疆等少數地區可以與之相比。青海境內高原聳立,海拔幾千米的高山常年荒無人煙。山川之間,青海還流淌著3000多條河流,連同盆地、谷底,養育著境內600萬的人口。
青海復雜的地貌帶來了諸多不便,但也如聚寶盆一般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奠定了青海在我國工業史上的地位。數據顯示,在青海已探明的120余種礦產資源中,54種居全國前10位,鉀、鈉、鎂、鋰、溴等國內外急需的資源探明儲量高居全國之首,更是為世界其它國家所羨慕。這些礦產資源,大多都蘊藏在青海星羅棋布的鹽湖中。青海的鹽湖工業發展至今已有60年,不僅為當地打造了經濟支柱,還影響著國內的農業生產,間接喂飽了全國人民的肚子。
此外,青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更是讓這里一度成為中國能源供應的大后方,為國家經濟建設貢獻力量。作為一座完美的資源寶庫,青海并未止步于此。近幾年,新能源產業的興起給青海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青海成為了國內新能源的標桿省份。
02 “風光”無限的青海
兩周前,一則“胡歌在青海裝光伏”的消息火遍了能源人的朋友圈。在明星熱度的背后,青海的光伏產業也再度出現在大眾面前。如果要在中國的省份中評選一個光伏產業的代表,那一定非青海莫屬。
青海的光伏產業在國內起步很早,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就出現了光伏扶貧項目。此后通過國家政策引導、國際合作等,青海開始搭建光伏產業化示范項目,為國內光伏產業的大面積推廣摸索經驗。2015年,青海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項目龍羊峽光伏電站,創造性地將“不穩定”的光伏發電與水力結合,創造了一場生態奇跡。
2017年,全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在青海建成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國際上光伏組件種類及系統運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實證性研究基地。2018年底,中國首個大型光伏平價上網項目在青海格爾木正式并網發電,拉開了中國平價清潔能源供應的大幕。可以說,在光伏產業的幾十年發展歷程中,幾乎每一件值得銘記的產業大事中都有青海的身影。
優異的資源條件給了青海發展光伏產業的底氣,而青海又懷抱資源,用這份底氣推動了全國產業的發展。青海的嘗試還遠遠不止于此。去年的數據顯示,青海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242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容量的86%,新能源裝機首次超過水電裝機,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持續領跑全國。新能源所帶來的富足電力為青海開辟了新的思路。
2018年11月,世界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輸電通道開工。工程起源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經甘肅、陜西,最終到達河南省駐馬店市,建成后每年可為河南輸入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這一特高壓輸電通道被視為解決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難題的重大創新,不僅將帶動青海、甘肅等西北地區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還將在一定程度上優化國內的電力供應結構。在新能源產業尤其是光伏領域,青海不僅僅是個資源富集區,還是產業創新地和行業引領者。
03 “青海鋰”:新支柱產業的爆發
與近年來名聲大噪的光伏產業相比,青海的動力電池產業則相當低調。但實際上,憑借豐富的鋰資源儲量和實力強大的產業集群,青海的動力電池正在快速崛起。去年8月,比亞迪年產能24GWh的動力電池工廠落戶青海,這座超級工廠不僅規模為全球之最,技術水平也處于全球頂尖,生產效率領先行業5年以上。根據比亞迪的規劃,到2020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預計達60GWh ,其中青海工廠占比達三分之一以上。而這僅僅是比亞迪在青海的園區之一。除了此次的南川動力電池廠,比亞迪此前還建設了格爾木和海東臨空工業園兩個園區,分別涉及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不同領域。
那么,比亞迪為何如此青睞青海呢?青海吸引比亞迪的第一個原因是其豐富的鋰資源條件。數據顯示,青海100余個鹽湖湖區探明的鋰資源儲量為1700多萬噸,占全國保有儲量的83%,世界鹵水鋰資源鋰儲量的三分之一。作為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料,優質、穩定的鋰資源自然吸引了眾多制造商的關注。除了鋰資源之外,青海的清潔能源發電所帶來的低電價也是比亞迪落戶的另一重要動力。
作為全國電價最便宜的地區之一,企業在青海每生產GWh電池每年可節省成本近400萬元,加上干燥環境下所節省的電池除濕成本、工廠建設所需的土地成本、周邊配套設施節省的運輸成本等等,每年可為企業省下的數字非常可觀。不僅比亞迪,寧德時代、諾德股份、華泰汽車等大批企業都在近年加入到青海鋰資源的“搶奪”當中,先天優勢與后天推動的結合,使得青海的動力電池產業迅猛發展。
目前,青海已經初步構建起了鹽湖提鋰、電子級碳酸鋰、正負極材料、鋰電池的完整產業鏈,“青海鋰”正在以幾何式的增長影響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無論是光伏、動力電池還是風能、水電,青海無疑都站在了新能源行業的前列。全省完全清潔供電的嘗試、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的打造,都彰顯了青海新能源產業在我國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