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口附近停車位被共享單車停滿,加上市民自己的電單車也“見縫插針”,結果人行道被堵得嚴嚴實實,這是8月31日9時,記者在南昌市青山湖區北京東路與上海路交界處看到的情景。地鐵口與附近商業綜合體帶來的流量,造成規劃的非機動車停車位遠遠不夠使用,如何破解難題?青山湖區湖坊鎮與轄區非公企業共建共享,利用企業提供的地塊打造“低碳長廊”,給市民免費停車,有望解決“單車圍城”的難題。
上海路與北京東路交界處靠近地鐵1號線謝家村站3號出口,記者看到,電單車、單車匯集成了“車海”,原本地面上劃出的停車線被壓得無法看到。記者目測,這里平均1平方米要“擠”入10余輛單車,“密度”驚人。一旁只留出一條狹窄的通道供行人通行。對面的京海橫街路口,也同樣有許多共享單車擺放在機動車道上,既是安全隱患,又影響市容市貌。
“以前更混亂,單車直接把地鐵口包圍,市民進出都不方便。”湖坊鎮城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地區有恒茂商圈,又是地鐵1號線謝家村站出站口,許多人騎單車到此逛街或是換乘地鐵,由于非機動車停放點容量有限,經常出現單車停放點停滿,單車被市民隨意停放到機動車道上的現象。“群眾有需求,光靠堵肯定不行,我們決定給非機動車停放點‘擴容’。”
“在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想找個地方供市民免費停車非常難。”湖坊鎮黨委副書記諶志強表示,鎮黨委與附近的兩家非公企業合作,請他們擠出了幾百平方米的長廊型空地,由鎮里出資硬化路面、添加設施、施劃標志標線,在百盛商場后面的京海橫街分別建成了兩個免費停放非機動車的停車場。“8月份建成,兩個停車場能容納近2000輛單車。由于停車場距地鐵口還有幾十米的距離,不少市民圖方便還是會將車隨意停放在地鐵口旁邊。我們將加大宣傳引導,并聯合轄區城管、交警等部門加大管理力度,督促共享單車企業與群眾將單車停進停車場。”
湖坊鎮城管中隊中隊長徐越峰告訴記者,下一步,將召集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開會商討,擬將地鐵口旁的還車點取消,在停車場內設置還車點,對共享單車做到規范有序管理。(記者 蔡穎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