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們如何描繪未來的低碳生活,這批Z世代的大學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1月23日,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21年“勵志計劃”年度總決賽在線上直播,入圍的八支戰隊圍繞“暢想未來低碳生活”命題進行大比拼,最終來自浙江大學的“什么都隊”戰隊奪冠。
2021年“勵志計劃”年度總決賽八支戰隊線上比拼
中國青年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毛浩,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書記高大偉,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全球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劍閣,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等線上致辭。
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全球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劍閣表示,如何用科技、金融,賦能綠色低碳轉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共同課題??倹Q賽“暢想未來低碳生活”的主題正切中時代議題,希望更多青年從勵志計劃的平臺出發,走向人生、國家的大舞臺,貢獻出青年的磅礴力量。
線上致辭領導:毛浩、高大偉、盛瑞生、李劍閣、郭美薦
聚焦低碳話題 八支戰隊巔峰對決
據介紹,2021年勵志計劃半年內共吸引超6400支隊伍報名,提交有效作:品3300余份,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8支戰隊闖入決賽。總決賽上,8支戰隊分別進行主題演講,展示近半年的研究成果,涉及低碳凈水、甲烷裝置、生態文明教育、綠色金融研究、垃圾填埋場防滲漏治理等多個熱門課題。
各戰隊的課題專業度高且創新能力強。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朱銘來認為,八支戰隊有從宏觀角度論述節能減排,也有從經濟模型和產品角度設計具體產品達到節能減排效果,或通過社會服務項目向中小學生宣傳節能減排。“大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對節能減排政策有全面的分析和理解。”
與往年不同的是,為讓選手碰撞出更多火花,新增戰隊問答開杠環節。兩兩組隊后,選手們輪流向對方作品發問,并現場進行闡釋和回應。“作為技術型項目的創始人,是否會因融資而放棄控制權?”現場,什么都隊與生態創享家隊激烈PK,雙方深度探討了項目落地的可行性、投入回報比,以及落地后的融資問題。最后,經過激烈角逐,關注麥秸稈處理問題的什么都隊獲得一等獎,聚焦生態文明教育的生態創享家隊獲二等獎,主張退桉還藥的藥王谷隊獲三等獎。
上述戰隊的作品獲得專家一致好評。朱銘來點評時稱,提升麥秸稈處理效率,具有極強的社會價值,為實現碳中和提供新思路;在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沈坤榮看來,生態創享家隊為推動生態文明搭建一個教育平臺,以內容研發為核心,輔以人工智能軟硬件設施設備和師資培訓,契合勵志計劃主題;暨南大學金融學教授蔣海認為,藥王谷隊的退桉還藥一舉兩得,應用價值高,值得大力推廣。
來自浙江大學的“什么都隊”戰隊獲得一等獎
中國平安勵志計劃于2003年8月啟動,是一項針對大學生的長期教育公益項目,旨在鼓勵全國高校學子勵志報國、發奮圖強,開展學術研究,探索有利于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新觀念、新理論,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過去十七年間,勵志計劃已累計獎勵5800多名優秀學生,發放獎學金達到1980萬元,為國家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
引導青年追夢 助力可持續發展
在綠色低碳發展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計劃”,“碳中和”、“碳達峰”也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和行業熱點的背景下,今年的勵志計劃緊扣可持續發展戰略,激勵參賽者們提出更多創新性的低碳解決方案,為促進“碳中和”、實現“碳達峰”貢獻青年的力量。
中國青年報社黨委副書記毛浩表示,勵志計劃將全球話題融入中國語境,勉勵中國青年認識到他們在全球治理中肩負的責任擔當,為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正是將學術成果與社會主義發展相結合的新探索。
從七大創新賽道的發布到決賽主題和新賽制的設計,勵志計劃全新升級,引領年輕人暢想低碳生活。對此,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黨委書記、理事長郭美薦表示,參賽形式更加新穎、賽道更加多樣化,以“暢想未來低碳生活”為主題,既為實現低碳生活出謀劃策,也展現了中國青年獨有的活力與創意。
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書記高大偉表示,作為“勵志計劃”的聯合主辦單位,深圳共青團期待廣大高校學子的創新思維和杰出表現,為未來低碳生活的種種可能點燃星星之火,希望廣大高校學子能在“勵志計劃”中磨礪自我。
談及主題設置的初衷,盛瑞生表示,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氣候災害頻發,中國平安作為一家保險金融集團,以“暢想未來低碳生活”為主題,為未來低碳生活投下的一顆顆小小的種子,希望可以生根發芽,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下一步,中國平安“勵志計劃”將和青年學子一起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用專業知識讓未來生活更低碳、更簡單。同時,還將持續關注青年學子發展,創新議題、賽制等,助力他們參與解決社會問題,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