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念好“山水經” 打好“生態牌”
2022-06-06來源:中國青年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這一科學論斷。而后,余村實現了綠色轉型。2020年,當習近平總書記再赴安吉余村考察時,對當地堅持綠色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倳浀膰谕凶屛覀兏訄远俗呔G色發展道路的信心與決心。”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玉成說,這些年,余村探索數字鄉村建設,發展智慧農業、鄉村旅游,帶動周邊村莊抱團發展,實現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華麗轉身。

       “六一”前夕,湖州市安吉縣實驗小學六(1)中隊的汪子銘參加團浙江省委、省少工委組織的“沿著習爺爺的足跡 尋訪美麗余村”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又一次來到余村,他感受到這些年家鄉的變化,更堅定了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念。

       近年來,天荒坪小學少先隊依托“小導游”特色品牌,開展生態教育活動,宣講“兩山”生態理念、宣傳安吉綠色形象。每當節假日,在余村,都可以見到“小導游”們在游客面前侃侃而談。

       5月18日,一場“共富”市集在余村綠水青山之間舉行。綠道兩邊,年輕人興致高昂地出售土特產和文旅商品。棕編、竹刻、雕版年畫,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帶給游客沉浸式的體驗。

       外表描繪著藍天白云綠樹的高大水塔矗立在田里,這是以前工廠的水塔,現在用來灌溉農田。1978年,安吉全縣人均地區總產值僅336元。急于摘掉窮帽子的安吉,把目光轉向工業:開礦采石、辦水泥廠。經濟發展了,但這種粗放式發展帶來的污染,讓人們的生存條件日漸惡劣。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推動了事關農民民生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大行動。

       多年來,安吉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村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環境建設等方面,調整產業結構,從“石頭經濟”向“生態經濟”轉型,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2021年,余村共接待游客近8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超8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1萬元,一幅鄉村共融、全民共富的美好畫卷,正在余村徐徐展開。

       自從習近平總書記到訪“春林山莊”,潘春林就更堅定了走綠色發展之路。他曾是余村礦山上的拖拉機手。礦山關停后,他創辦了村里第一家農家樂。如今,他家客流不斷,年營業額達三四百萬元。他把家里的幾十畝竹林流轉給村集體,每年可以得到幾千元分紅。

       家里的農家樂生意好起來了,潘春林想帶村民一起致富。他當上了鄉宿聯盟主席、天荒坪農家樂協會黨支部書記,帶著大伙兒一起分享客源、提高服務質量。“以前我在礦上工作,整天灰不溜丟,如今干干凈凈,安全和健康也有保障。”潘春林說。

       在余村周邊村開始創業之路的青年邊月明起步艱難,后來他專注于種一個單品葡萄——陽光玫瑰,終于獲得成功。最高品質的葡萄,一串可以賣到268元。他放棄化肥農藥,通過土壤改良,增加有機肥,使葡萄樹更加健壯,畝均產量從1000公斤穩步增加到3000公斤,并且還能保持高品質陽光玫瑰特有的口感和香味,畝產效益遠超同類產品。

       2020年,邊月明作為新農村建設者代表,向總書記匯報了自己在鄉村的實踐。如今,邊月明的農村事業版圖繼續擴大,有自建農場5個、合作農場7個。他把自己種植陽光玫瑰的技術帶去更多地方、傳授給更多人。

       初夏時節,余村游客接待中心、余村印象、鄉里中心等未來鄉村建設項目都進入收尾階段。

       今年4月,余村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村干部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余村要抓住這次契機,打造“綠色、低碳、共富”的樂游型未來鄉村。

       “再也不用跑鎮衛生院排隊就醫了,去村里的健康智慧驛站就行。”在余村,一名老人正通過大屏幕遠程問診,然后在健康智慧驛站的智能藥柜拿藥,非常便利。2021年,余村獲評全國首批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村里還為兒童設置幸福學堂、余村書房、兒童成長中心,引入教師資源,提供托育照看、圖書閱讀、興趣課堂等服務,讓“一老一小”融合共享幸福生活。村里還建設了室內運動中心1個、室外運動空間5處,微改造銀杏公園、礦山遺址公園,建成10公里環村綠道,打造15分鐘健康運動生活圈。

       村內的閑置空間,被用于建設兩山展廳、電影院、共享書房等生態文化陣地。同時,依托“余村故事宣講團”,開展綠色生態文化宣講,傳播生態文明思想。

       未來余村的發展,一定要走生態化的道路——這在村干部和村民中,已經形成共識。余村聯合周邊4個村莊,抱團發展。出清低小散企業,對廢棄礦坑、拆后空地全面實施復綠,使礦坑變美景,荒地變寶地,發展全域旅游;將全村580多畝農田、6000多畝山林進行統一流轉、統一管理、統一經營,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發展林下經濟,打造多個綠色農副產品,形成“余村農耕”區域公用品牌,實現綠色生態資源變現。百姓在家門口掙薪金、拿租金、分股金。

       舒適的居住環境、智能的應用場景、便利的公共服務、豐富的鄰里活動……余村美好未來的藍圖正在繪就,“城里鄉下一樣美、居民農民一起富”的愿景近在眼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