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低碳十年 綠色發展
2022-06-15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 張維

       6月15日,第十個“全國低碳日”。

       生態環境部在今年的主題宣傳片中這樣說道:“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舉手之勞,看似微小,都有實實在在的減排效果。每個人的點滴行動都將匯聚成落實雙碳目標的巨大力量,保護地球就是守護未來的希望。”

       在積極落實雙碳目標的良好氛圍里,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節能低碳生活方式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是從2012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3年起設立“全國低碳日”到今天,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的成績之一。

       這十年,我國實施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這十年,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漸成常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景象明顯增多,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這十年,務實高效的全民綠色低碳教育,增強了全民節約意識、生態環保意識;

       ……

       “中國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如是說。

       政策措施密集發力

       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國在2020年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意味著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需要付出極其艱巨的努力。

       這自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至于當相關數據公布出來時,很多人感到驚喜。據統計,我國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5年下降18.7%,超額完成“十三五”下降18%的目標任務,較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40%至45%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據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降低3.8%,為完成“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目標任務奠定良好基礎。

       這背后是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集中發力。就頂層設計而言,我國先后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相關工作的指導和統籌。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分類確定省級碳排放控制目標并對省級政府進行考核。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和煤炭、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的實施方案,完善科技、碳匯、財稅、金融等保障措施,加快形成“1+N”政策體系。

       就具體實施而言,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告訴《法治日報》記者,生態環境部推動落實全國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考核相關內容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研究制定“十四五”碳強度降低目標和向各省(區、市)分解方案。綜合采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推進碳市場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

       產業結構加快轉型

       綠色效益日益明顯

       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升級步伐正在加快。

       2012年至2021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平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相當于少用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29.4億噸的二氧化碳。今年以來,我國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一季度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3%,鋼鐵、石化化工、紡織等重點用能行業能效水平大幅提升。

       煤的消耗大為減少。我國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重點,因地制宜推動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年底,完成該區域散煤治理2700萬戶左右,減少散煤消費量6000多萬噸,平原地區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持續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全國累計淘汰和化解鋼鐵產能3億噸左右、水泥產能近4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穩步推進鋼鐵行業實施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共23家鋼鐵企業約1.45億噸粗鋼產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業約5.36億噸左右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和正在實施改造的鋼鐵產能占全國粗鋼產能的65%左右。

       加強“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治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產業布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散亂污”企業及集群開展綜合整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分類整治涉氣“散亂污”企業及集群6.2萬余家,全國累計超過10萬家,重點區域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

       生態環境部還開展了分級差異化環保管理。依據企業裝備水平、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措施、環境管理水平、運輸方式等對重點行業企業進行績效分級,將分級結果應用于差異化環保管理,實施精準治污,促進了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冶煉、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裝備水平和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推動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與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升級改造、有序退出,實現源頭節能減污降碳。

       工業領域中的“綠色”效益越來越成為亮麗的風景線。四川省宜賓惠美線業有限責任公司就用“綠色”為自己的產品貼上了“暢銷的標簽”——他們的彩色紗線經過綠色技術升級,不僅整體節能減排達50%以上,生產成本也大幅下降,產品占領了更高端市場,在外貿市場中無懼疫情沖擊,訂單只增不減。

       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所說:“綠色”發展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工業是主戰線之一。穩妥有序推動工業節能從局部單體節能向全流程系統節能轉變,為實現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奠定堅實能效基礎。

       低碳試點獲得成功

       市場交易進展順利

       不斷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中國正在落實雙碳目標的道路上穩步前進,步伐堅定有力。

       截至目前,我國已在6個省和81個城市開展了低碳試點,涉及31個省(區、市),涵蓋全部5個計劃單列市。在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制定支持低碳綠色發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這些試點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低碳發展路徑,積累了大量亮點和經驗,各具特色的地方低碳發展模式初步顯現。

       事實證明,試點是成功的。來自生態環境部的統計顯示,試點省市碳強度下降總體快于全國。

       全國碳市場交易的啟動與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順利收官,為支撐保障水平的持續提升加上了一個完美的注腳。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交易。

       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目前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與此同時,生態碳匯能力明顯提高。我國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人工林面積長期居世界首位。中國提出的“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案例”成功入選聯合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15個精品案例。

       舉手之勞成就減排

       齊心共建美麗家園

       在積極落實雙碳目標的良好氛圍里,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但仍然需要在群眾中加強宣傳與普及。

       6月8日,相關部門發布的《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眾意識、行為及驅動因素研究》調研報告顯示,公眾普遍具備一定的碳認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眾表示對中國的“雙碳”目標有基本的了解,但在定性調研中,大多受訪對象并不能清楚描述這一政策的內容。

       “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復雜工程和長期任務,‘雙碳’目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

       黃潤秋說,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堅定不移,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

       比如,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確保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一方面,堅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發展有規模有效益的光伏和風能等新能源,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黃潤秋認為,降碳可以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減污可以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擴綠可以提高碳匯能力、擴大環境容量,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總抓手,可以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從而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