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的人知道回收1噸廢紙可以讓多少顆大樹免于砍伐”
“53%的人知道,塑料袋需要多少年才能自然降解”
“72%的人知道,夏天開空調多少度舒適又省電”
在第十個“全國低碳日”當天一組地鐵廣告——“36%、53%、72%”層層遞進的百分比,和一個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低碳問題,吸引了不少乘客的注意。
據悉,這是微信支付在“全國低碳日”期間,在廣州、深圳地鐵投放的一組低碳廣告,旨在重新喚醒人們對于低碳的認識,同時吸引乘客參與微信支付“低碳答題挑戰”活動。
不僅如此,微信支付還在地鐵中設置了一面“創意互動墻”,通過獨特、有趣的互動形式,讓乘客駐足停留,參與其中。
6月15日是今年的“全國低碳日”。為深化全民低碳科普教育,迭代升級原有公益產品模型,微信支付聯合騰訊碳中和實驗室、騰訊金融研究院于節能宣傳周期間推出了為期三周的“低碳答題挑戰”,倡導用戶靈活運用自身的碳中和知識,挑戰連對百題通關,達到科普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完美結合。
截止當日,該活動僅上線3天,全國已有近60萬人參與,答題數量超500萬。微信支付持續發力的低碳科普顯現成效之余,還有不少用戶截屏答題頁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帶動更多好友參與。
當天,在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的2022年“全國低碳日”企業社會責任與公眾參與論壇上,騰訊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ESG與可持續金融專委會副主任王志峰在本次論壇的“綠色消費企業助力”主題演講中提到,曾許下“不晚于203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莊嚴承諾的騰訊公司,深刻理解支付清算行業連接數十億個人用戶、數億商戶的特點,未來將繼續嘗試探索成為推進上下游低碳生活轉型的“連接器”,積極倡導低碳消費行為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用戶的綠色生態意識。
“微信一直致力于利用小程序、公眾號等自身能力,推進各行各業的無紙化和服務線上化進程,助力共享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行業的低碳轉變。掃碼點餐、無紙化入住、線上繳費、免押金租借充電寶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低碳場景。在提升公眾的低碳認知方面,去年上線的‘碳中和問答’科普公益小程序,讓用戶在答題中了解碳中和知識。今年,微信支付利用自身的“連接”能力,和多個商家共同發起了‘一起低碳’活動,讓用戶將低碳認知轉化成低碳行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微信支付行業產品運營部副總經理雷茂鋒在分享中提到。
當日,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指導、微信支付出品的《地球便利店》公眾參與倡導片在論壇首發,成為活動的亮點之一。通過人類無節制地“透支”資源,使“地球無限便利店”變成“地球有限便利店”等創意情節,號召公眾在生活中選擇“不透支”的綠色生活,讓地球資源更加可持續。同時,為助力公眾低碳意識提高及綠色生活方式培養,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19家企業共同發布了《生活減碳,有你有我》低碳主題倡議,包括微信支付、美團、泡泡瑪特、奈雪的茶、永輝超市、MJSTYLE、雅斯特酒店、時刻便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