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發布會現場。 李江寧 攝
中新網西寧7月4日電 (記者 李江寧)4日,記者從青海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保險賠償試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青海省林草局聯合青海省財政廳制定印發了《青海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保險賠償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青海成為全國首個賠付區域最廣(全省范圍)、賠償類型最全面的實施野生動物致害政府救助責任保險賠償的省份。
據介紹,《方案》首年度試點期間保險費為每年300萬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承辦該項試點工作,并于2022年5月15日在青海全省范圍內啟動實施。
近年來,隨著青海省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等重點生態保護工程的推進和實施,各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呈恢復增長趨勢,人與野生動物間的矛盾沖突也越發突顯。
2011年8月24日,《青海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以下簡稱補償辦法)經省人民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截至2021年12月底,青海省共受理野生動物致害損失補償事件7000多起,省州縣三級財政兌現群眾補償資金4400余萬元。經過1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該省野生動物致害損失補償工作逐步進入了取證規范、科學評估、檔案健全、足額兌現的常規化管理運行軌道,野生動物致害損失補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各級政府認可和群眾滿意。
據青海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張毓介紹,《方案》明確了賠償范圍、提高了賠償標準、優化了理賠流程。其中,人員死亡賠償標準提高至60萬元,較原先的《補償辦法》規定提高近三倍,造成生產生活設施損失每次每戶最高賠償限額為30萬元。
同時,保險資金到位相較于以往提前了1年時間,確保受損群眾能快速得到理賠。各縣(市、區)設立365天24小時快速接報電話,經保險公司確認,理賠可在30個工作日內支付受損群眾賠償資金。截至2022年6月24日,人保財險青海省分公司已受理野生動物致害賠償案件146筆,理賠資金到位120.34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