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長城汽車官微發布聲明稱4月11日,長城汽車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隨后,比亞迪汽車作出回應:“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保留法務訴訟的權力!”
據了解,長城汽車舉報的兩款車型均為比亞迪旗下定位為緊湊車型的混動車,為比亞迪的熱銷車型之一。
其中,比亞迪秦PLUS DM-i于2021 年2月10日上市,今年2月,其發布了秦PLUS DM-i冠軍版,起售價為9.98萬元。
相關資料顯示,今年 4 月,比亞迪秦PLUS DM-i以31734輛居于全品牌車型銷量第一。
另一款宋PLUS DM-i于2021年3月25日上市,且搭載比亞迪最新DM-i混動技術。
這項DM-i超級混動,是比亞迪最新一代插電混動技術,宋PLUS DM-i是該技術首發車型之一。
5月25日,也正是比亞迪召開“宋Pro DM-i冠軍版”上市發布會的時間。
誰料這天長城汽車發布的聲明將比亞迪推到風口浪尖,也讓這兩家中國汽車業的領軍企業,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車企舉報車企,同行舉報同行,在我國這種情況并不常見,也正因如此,不少人覺得這是中國企業的一大進步。
比如不少業內媒體認為用戶對產品及其技術的了解普遍停留于表面,不夠深刻,而企業卻知己知彼,他們相互監督能讓質量更加靠譜,因此同行業間互相舉報無論是對市場還是對用戶來說都利大于弊。
當然也有人說這種舉報無非是企業的一種競爭手段,隨著汽車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高速發展,行業面臨全面競爭升級,
車企間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企業都想多分一杯羹。
目前關于長城汽車舉報比亞迪汽車一事,無論是為了環保還是競爭手段,后續調查一定會給予結果。
當下,我們不妨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汽車污染物排放這一問題上,畢竟這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掉以輕心的存在。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成為人們基礎代步工具,而大量汽車的增加,尤其是燃油汽車在行駛中排放的大量氣體,無疑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重大威脅。
于是汽車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成為了重要的研究課題。
作為衡量汽車行業重要指標之一的汽車排放標準,各個國家都給予了高度重視,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對應汽車排放標準。
今年5月8日,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實施汽車國六排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顯示,自今年7月1日起,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禁止生產、進口、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6b階段的汽車。
有專業人士介紹稱,新實施的國六標準不僅增加了加油過程污染物排放試驗,對原蒸發污染物排放試驗的試驗過程和排放限值的要求也變得更為嚴格,這些無一不對汽車制作企業提出更高要求。
現如今,對于汽車行業來說,環保與可持續性可謂是其實現長遠發展的不二秘鑰,這就需要他們沿著符合全球對于環境保護的路徑前進,從原理上認識蒸發污染物排放過程,并針對該過程提出各類解決方案,通過系列有效的措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今天(5月26日)是世界向人體條件挑戰日,我們也再次人類生命個體與自然界的思考,在這一宏大背景下,無數個你我他不約而同想到了那老生常談的四個字——和諧共處。
在偌大個自然界,對人類構成威脅的地方許許多多,我們無法預料明天會發生什么,也沒法猜測當那一刻來臨我們處境如何,但有一點,人類祖祖輩輩始終深信不疑,那就是善待自然,自然也會從某一個方面善待我們。
關于善待自然、與其和諧共處的舉措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今天所談的汽車污染物排放問題不也是極好的例子嗎。
雖然對于長城汽車舉報是否出于環保目的及比亞迪汽車是否存在排放不達標問題,目前網絡上說法不一,但卻給全社會提了個醒。
無論從事哪行哪業,都要懷揣對自然的敬畏,明白環保不只是被動接受,更多的是積極踐行、推動,如此,我們與行業才有更多明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