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九旬臺灣老翁扎根福州養老業
2014-02-21

九旬臺灣老翁扎根福州養老業

來源:福州晚報 發布時間:2014-02-21

  “從臺灣來福州辦養老院,主要是想為家鄉做點好事,從來沒有想在這里多賺錢。”10年前,臺胞劉紹宣接手兒子在福州經營的老人公寓時,沒想到自己會在福州的養老行業堅持下來。20日,記者走進這位90歲臺灣老人擔任顧問的紅星養老院,感受老人對福州養老業的一片真情。

  除了零花錢退休金都貼給養老院

  紅星養老院位于晉安區桂山路名桂佳園對面,是一棟粉紅色外墻的5層小樓,里面住著80多名老人,大部分人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20日10時,劉紹宣打的從茶園路的住所趕到養老院,邁著穩健的步伐走進小樓。這時,老人們已經陸續起床,看見劉紹宣來了,熱情地同他打招呼。

  “劉老名義上是顧問,實際上是股東。”紅星養老院的另一名股東鄭太金告訴記者。年近六旬的鄭太金和劉紹宣等兩名臺胞合伙開養老院,一干就是10年。在承包過工程的鄭太金眼中,養老業賺錢太難,劉紹宣能堅持10年難能可貴。“我們10年來一共投資了500多萬元,現在還沒有收回成本。劉老每個月的退休金有1萬元,除了自己零花,都貼在養老院里。”鄭太金說。

  紅星養老院成本高的一大原因是經濟困難的老人較多。張依姆從鄰村送來的時候,已經全身浮腫。她的家人已經放棄治療,但紅星養老院的工作人員沒有放棄她。半年多來,在兩名專業醫生的幫助下,張依姆的狀態大有好轉,已經可以坐著輪椅下樓曬太陽。“村里開了證明,說她的家庭實在太困難,我們就沒有收取治療費用,生活費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紅星養老院的院長詹秀榕告訴記者,像張依姆這樣的老人,在紅星養老院還有不少。

  “我也是老人,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照顧”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進養老院的老人都是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但在紅星養老院,記者看到的是另一種情景。

  走進樓房,老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有的在看電視,有的在讀報紙,有的在聽收音機。從房間到走廊,每一處都收拾得干凈整潔,聞不到異味。老人們的房間不算大,放著兩張床,有獨立衛生間、電視機等。老人活動室里擺放著沙發、自動麻將桌、卡拉OK機等。午飯后,這里和樓前的空地就熱鬧起來,老人們開始打麻將、跳舞、聊天。

  85歲、腿腳不好的黃依姆和86歲的老伴已經在紅星養老院住了逾兩年。這里有電梯,黃依姆可以坐輪椅上下樓。護工們服務很細致,對護理的老人堅決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黃依姆說:“當時我們聽朋友介紹,這里有一家臺灣老板開的養老院,服務比較好。我們還特意過來參觀,覺得十分滿意,就住進來了。”許多老人就這樣住下來,不想離開。

  20日,70多歲的陳錦端在記者面前歡快地跳著舞。他笑著說:“要想了解我在這里過得是否開心,看我跳舞就知道了。我想長住這里,不想回去了。”據了解,有的老人回家過年,在家里吃完年夜飯就趕回養老院了。家屬說,老人在家不適應,還是覺得住在養老院好。

  初涉福州養老業,劉紹宣就想把臺灣的經驗帶過來。經過10年風雨起伏,他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我也是老人,懂得他們想什么,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照顧。我們每個月開一次會,我會培訓這里的護工,給他們講臺灣的專業護理經驗,讓他們盡量服務得更好。”劉紹宣說。

  記者看到,雖然在福州眾多的養老院中,紅星養老院的硬件不是最好的,但是老人們的臉上有笑容,服裝整潔。“對于老人住的房間,我們要求護工每天拖地兩次,絕對不能臟,要保持干凈。對于老人的衣服,我們要求冬天每周換洗二三次,夏天每天換洗。”詹秀榕說,“服務態度也很關鍵,護工的服務態度一定要好。劉老當年給養老院定下的宗旨就是讓老人‘擁健康、得快樂、有尊嚴’。”

  “賺錢對我意義不大,割舍不下的是牽絆”

  劉紹宣出生于福州七星井的一個大戶人家,后來去了臺灣,1992年回到福州,鄉音鄉情讓他再也難以割舍。如今,他的家人都不在大陸,他甘愿過著榕臺兩地奔波的日子。

  接手兒子的福榕老人公寓時,他沒有想到會遇到這么多波折。2004年,因為拆遷問題,福榕老人公寓不得不停辦,13位老人遲遲未找到合適的安家之處。2004年10月,劉紹宣和朋友一起租下福州第八醫院住院部一樓,辦起了愛心老人公寓。2012年,因為租約問題,愛心老人公寓不得不搬離醫院,100多名老人急需安置。股東們另覓場所,重新裝修、收拾。現在,他入股的紅星養老院、福心護理院、磐石老人護理院等已經走上正軌。老人們又有了家,而且這個大家庭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問劉紹宣:“為什么不賺錢,貼著退休金,還要在養老行業堅持?”劉紹宣坦然地說:“我看好養老業的發展,相信通過我和同伴的努力,一定會收回成本。但是,我已經90歲了,賺錢對我意義不大,我是放不下這些老人,好幾名老人在我辦的養老院里一住就是10年。”

  從看好養老業,到屢次面對挫折,劉紹宣不止一次想過放棄,但與老人之間的那份牽絆與責任,讓他堅持到了現在,也會堅持下去。(福州晚報記者 陳長森 何佳媛/文 陳建國/攝)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