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偉 繪
日前,成都市溫江區萬春學校舉行初二年級家長會暨中期表彰會。會上,全體家長坐著,而未領獎的學生則全程站在場內,目睹優秀學生和其家長不斷上臺領獎、合影。(《成都商報》11月20日)
家長會尤其是大考之后的家長會常被學生認為是“優生的天堂,差生的地獄”,這分明折射出學校教育理念和具體行為的偏差。這種赤裸裸的待遇反差,焉能不讓學生和家長心理失衡?“這些獲獎的同學學習成績很優秀,說明家長也很優秀”這樣的話,家長尚且都覺得“特別打臉”,更何況正在青春期裂變過程中的孩子們!
冷靜思考,沒有關愛、平等且帶有歧視意味的家長會,無疑給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造成心理陰影,如不能很好地進行心理疏導,勢必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甚至會為其成長留下暗疤。吊詭的是,明明是功利主義在作怪,學校卻還在用“座位不夠”“現在的教育太難做了”等辯解,明顯透露出學校違背教育規律,與教育常識背道而馳。開家長會目的是家校進行有效溝通、既要表彰優秀學生,更要為成績暫未提高的學生雪中送炭,達成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的目標。換句話說,家長會的本來面目應是老師和家長相互交流教育心得,制定符合孩子身心成長規律的計劃,透出淡淡的溫馨色彩,而不是濃濃的功利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