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必答、有疑必解、有訴必查,從去年開始,湖南教育系統通過構建廣覆蓋、全方位的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并充分借助網上辦事大廳、微信群、政務微博等信息化媒介,為社會公眾提供了“24小時不下班”的優質在線服務,極大暢通了群眾對教育的訴求渠道,真正實現了“人不出門、事不出樓”,教育行風不斷優化。
會議透露,目前全省省市縣校四級聯動的教育陽光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全年受理各類服務事項超過3萬3千余件。
在此次現場會舉辦地岳陽,市縣區已經同步建立11個陽光服務分中心,各學校設立228個服務點,三級聯動服務網絡覆蓋了全市各鄉鎮和各中小學及幼兒園,分類建立學校、社會、學生、教師等4個辦事通道,并建立了首問責任制、領導干部接訪等系列制度,以陽光信訪、陽光招生、陽光招教、陽光政務為重點的陽光服務內容,涵蓋了教育服務的各個方面。
省教育廳廳長王柯敏介紹,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建設是湖南教育系統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的一個特色自選動作,旨在便民利民,提升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這項自上而下、層層推動、實現全省廣覆蓋的教育便民舉措,開全國先河。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目前省本級教育陽光服務中心已于今年年初正式運行,市州一級完成建設14個,縣市區一級完成建設120個,中小學一級完成建設4140個,高校一級完成建設75個。截至目前,全省各級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共受理各類服務事項33674件,其中舉報投訴類7092件,求助幫扶類7580件,尤其集中在一些“上學難”、“入園貴”,教育亂收費、貧困學生資助等一些教育民生熱點問題,搭建了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的直通車。
會議透露,目前市州以及縣市區一級教育陽光服務實體平臺大都已完成建設,下一步將主動運用微博、微信等便民方式,全面推進網絡平臺運用,推動教育服務從傳統的服務大廳接待、電話接聽等傳統手段,向“24小時不下班”的網絡服務全面轉變,所有服務事項的錄入、轉辦、回復、督辦等工作流程都要在網絡系統中完成,各地、各學校的受理、辦理、回復等情況都要在系統中完整呈現,有效避免轉辦單丟失、辦理不及時、回復不及時等問題,確保老百姓的服務訴求不出校、不出縣、不出市、不出省。目前,全省教育陽光服務網絡平臺正在研發調試,并將在年底投入試運行,明年全面鋪開。
王柯敏表示,全省教育系統將把推進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全省教育系統聯系服務群眾的一個窗口和一項常規工作,將陽光服務與群眾的需求、與決策層的需求、與職能部門的需求、與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服務全覆蓋。通過創新服務方式,加快網絡平臺建設力度,簡化服務流程,讓群眾少串門、少找人。今年湖南省教育廳將把教育陽光服務平臺建設納入對教育行政部門、對高校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從而確保群眾遇到困難時能主動找教育陽光服務中心,讓教育陽光服務工作深入人心、全面普及。
會上,岳陽市、湘潭市、常德市、湖南財經學院、湖南文理學院五個單位作了典型發言。會前,與會代表還參觀了岳陽市教育陽光服務中心、岳陽東方紅小學教育陽光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