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新政
足球特長水平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26日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將完善政策,形成校園足球激勵機制。把學生足球特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形成檔案,供上一層學校招生參考。
他說,把足球納入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體系,作為體育課必修內容,為學生提供學習足球的機會。在廣泛開展校園足球的基礎上,重點扶持各地涌現(xiàn)出的足球特色學校,以點帶面推動校園足球普及。力爭到2017年在全國扶持建設2萬所左右中小學校足球特色學校和200個高校高水平足球隊。并形成區(qū)域特色,擬建設30個左右校園足球試點區(qū)縣。
此外,按照全國校園足球競賽方案,組織開展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四級聯(lián)賽。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大力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校園足球競賽,有條件的學校要組織班級、年級聯(lián)賽,以及校際邀請賽、對抗賽等競賽交流活動。
江蘇新政
足球將成中小學體育必修課
●建1000所足球特色校
●校園注冊球員10000人
●省財政每年4000萬足球傷害意外險
●普通初中、小學體育必修足球
●建立省長杯、市長杯、縣長杯、校長杯比賽體系
●推廣大學高中11人制、初中7人制、小學5人制比賽
●擴大高中足球聯(lián)賽參校數(shù)
●成立四星級高中足球聯(lián)盟
南京探訪
有學校已試點校內足球課
記者采訪了解到,南京已有學校試點將足球列入體育課程。南京五老村小學是全省“足球俱樂部”學校之一,學校有著一支專業(yè)足球隊,在冊校園足球運動員有30人。記者了解到,從這學期起,學校在四、五年級開設了足球課,外聘專業(yè)足球教練給學生上課,“12個班級輪流上,輪到足球課孩子們都特別開心,男生女生一起踢球,在操場上瘋跑。”
對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的孩子來說,一到二年級,就有一個特別歡樂的事情——踢足球比賽!“我們先帶著孩子們玩,建立了一個非正式的小學男生足球隊,還帶孩子們踢比賽,一開始成績也不咋的,可是練著練著,足球隊越來越像樣,還拿了不少獎。”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劉長慧副主任告訴記者。
“比賽促練最關鍵,我們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搞一些班級聯(lián)賽。二年級12個班打循環(huán)賽,低年級的孩子打的是‘5人制’,4個足球隊員1個守門員,有興趣的男女生都可以參加,還可以做拉拉隊員。孩子們的參賽熱情很高,也在比賽中提升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能力,比如觀察能力、合作能力、榮辱感等等。我們經(jīng)常說,足球賽踢贏了就是成功教育,輸了就是挫折教育,是一種很好的精神品質上的教育。”
鑒于足球訓練的種種好處,南外仙林分校正在醞釀的課程改革中,就有老師提出要把足球課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去推廣,而這一設想也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贊同。
四點疑問
沒足球場怎么踢?全省建100個校外足球場
不過,想要開足球課,首先想到的是體育場。“如果開足球課,要給孩子們一塊能踢球的足球場。不過這在主城區(qū)的一些老學校,特別是小學,是比較困難的。”采訪中,一位小學校長無奈地表示,學校沒有場地,發(fā)展足球特色幾乎不可能。“一些基本的足球知識和基本足球動作訓練是可以完成的,但是要把足球課真正上好,沒有像樣的場地是很難的。”江蘇省教育廳體衛(wèi)藝處副調研員李海寧告訴記者,該省將以縣域為單位,新建100個校外足球場地,讓城市中小學生有可以踢球的場地。
足球老師缺咋辦?高校開足球專業(yè)培養(yǎng)師資
除了場地可能面臨的困難,較為專業(yè)的足球老師也是一個即將面臨的問題。“采訪中,一位中學體育老師告訴記者,因為足球是大項,因此每個學校在引進體育老師時幾乎都會有足球專項的老師,不過如果要少數(shù)幾個足球老師上所有班級的體育課,恐怕排課是一個頭疼的問題。“足球還是比較專業(yè)的運動,因此具有專業(yè)知識的老師來教授,對孩子來說會更加有幫助。不過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訓練其他體育老師也是一個辦法。具體要看,足球進課程具體有多少課時,有沒有專門的課程內容和要求了。”
李海寧介紹說,未來將加大培訓力度,先在中小學體育教師當中選出一部分愛好足球的或者有足球特長的體育老師,參加省一級的、市一級的培訓。另外一個渠道就是聘請專業(yè)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員到學校來擔任專職教練員,或者采取走教的形式,到學校擔任教練。“未來五年,我省還將在有體育教育專業(yè)的高校中,開設足球教育專業(yè),安排一定的招生計劃數(shù),以緩解足球師資力量的不足。”
孩子不喜歡怎么辦?會以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
足球成為必修課程后,意味著每個孩子都要學踢足球。如果成為足球特色學校,學校保證每天一節(jié)足球課,保證每個學生學會踢足球。在如此濃烈的足球氛圍下,不喜歡踢足球的孩子怎么辦呢?“足球成為體育必修課后,每學期會安排一定課時的足球課,但會以培養(yǎng)孩子興趣為主,并從中挑選拔尖的足球好苗子。”相關負責人說。有校長認為,讓學生們愛上足球,除了組建專業(yè)的足球隊,更重要的是開展足球普及型的運動,形成足球文化,并在課程設計上增加趣味性,引導孩子熱愛足球,“從前期試點看,喜歡踢球是孩子們的天性,特別是男孩”。
家長會不會沒積極性?更多名高校招“小梅西”
“孩子足球踢得好,未來有何上升通道呢?”不少家長提出了疑問。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有七所高校招高水平足球運動員,分別是南京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李海寧說,現(xiàn)在很多學生喜愛踢足球,卻并不會因踢得好就可以有更多更高一層的學校接收,要發(fā)展校園足球,升學通道要打通。“大中小學要構建升學一條龍的機制,下一步我們考慮對招收足球高水平運動員的學校進行重新布局、調整,招收足球高水平運動員的高校將增加到10-15所,讓足球踢得好的學生有升學的通道,這樣帶動高中、初中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