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駐滄州記者 李家偉
從去年開始,滄州浩洋殘疾兒童康復中心33歲的負責人劉國浩,就開始為建立一個專門為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兒童提供輔具的“輔具銀行”而奔波。7月17日上午,在一個簡陋的倉庫里,劉國浩興奮地指著一堆輔具告訴記者,如今這個平臺已經搭建完畢,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這個平臺,也希望能收集到更多輔具、幫助更多的孩子。
孩子要康復,離不開輔具
4年前,劉國浩從北京回到滄州,到母親建立的浩洋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幫忙。他的母親從滄州市人民醫院退休,干了一輩子腦癱兒康復工作。隨著工作的開展,劉國浩越來越離不開那些孩子們,他也深深地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
劉國浩說,浩洋康復中心主要為腦癱兒童和肢體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現在有68個孩子在接受訓練,主要來自滄州各縣市。劉國浩說,對腦癱兒童和肢體殘疾兒童來說,面臨的共同難關就是運動障礙,而輔具則在幫助這些孩子恢復、提高運動能力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破解輔具購買使用“難題”
對于大多數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兒童來說,幾乎一天也離不開輔具。但是,對于這些孩子的家庭來說,輔具問題卻不是那么容易解決。據介紹,輔具一是不好買,畢竟有需求的人不多;二來好多輔具更新很快,孩子兩歲時能用,三歲時就不見得能用了。有些矯正鞋一雙價值千元左右,但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大約半年就要換一雙。這些都為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兒童的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去年,劉國浩去廣州參加一個培訓。在那里,他看到了一個“坐椅銀行”公益項目,獲得很大啟發:何不搭建一個平臺,將孩子康復輔具收集起來,然后再通過平臺將輔具發放給那些有需要的孩子呢?!
這個想法讓劉國浩激動不已。他說,“輔具銀行”可以破解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兒童家庭所面臨的難題。
讓更多孩子站起來、走出去
從今年6月份開始,劉國浩的“輔具銀行”開始啟動。他手里的“存貨”,一是康復中心自己制作的輔具,還有獲贈的輔具,共40件,包括矯正鞋、輪椅、站立架、兒童助行器、兒童擺位椅等。到現在為止,平臺已經發放出去八九件輔具了。
劉國浩說,“輔具銀行”將幫助更多腦癱兒童、肢體殘疾兒童“站起來”,然后“走出去”,希望有更多閑置的輔具能夠匯集到一起,發揮更大作用。
劉國浩的輔具征集及申領電話:0317-5102891、1390317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