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生暑期挑戰100元異地生存15天”“浙江師范大學35名學生50元到西安生存10天”“山西師范大學40名學生20元在福州過15天”“大學生推廣APP賺取生活費,參與城市生存挑戰賽”……這個暑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用極少的錢到異地進行“生存挑戰”。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15名大一學生前不久來到福州,他們聲稱“要用100元生活15天”。
7月15日,他們抵達福州后分成4個小組:后勤組保管資金,負責生活支出;宣傳組負責做好活動記錄;工作組負責兼職賺錢;創業組尋找商機,進行小創業。
7月19日,他們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則 “年僅25歲的媽媽不幸患有白血病,巨額醫藥費難倒全家人”的消息。當晚團隊開會商量,決定通過兼職打工籌集捐助資金。3天后,他們帶著兼職賺來的1000元,買了鮮花和水果來到醫院看望白血病人。“雖然捐的錢不多,但還是希望能帶給她一點溫暖。”隊長陳明輝表示。
15人擠一間15平方米的房間,1個小時內掃24個樓層,發了近千張傳單……7月29日,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同學完成預期目標后踏上歸程。據了解,這是該校常設的一個暑期社會實踐項目,至今已進行了10年。學校每年暑期都會派出一個團隊到周邊省會城市進行“生存挑戰”,并從事公益活動。帶隊教師高俊介紹說,此次活動的初衷是鍛煉學生獨立吃苦的精神,讓大學生提前接觸社會,為以后步入社會做準備。
7月24日,山西師范大學的40名大一學生也來到福州,開始“20元過15天”的“生存挑戰”。“我們采用掃街的形式,一個個店鋪問過去,希望獲得短期工作的機會。”小隊長武威延說,“早上一個饅頭1元,中午一個包子加一碗泡面4元,晚上泡面2元,我們就這樣一人7元度過了一天。”
“這次體驗,無論是解決生計還是求職,都讓我感覺到生存的不易。”武威延認為,如果離開了團隊的合作,生存下來很困難。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洪明表示,“生存挑戰”對衣食無憂的大學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對鍛煉意志、培養與人交往的技巧、社會角色的適應都大有好處。校方對此應給予鼓勵、支持,并提供盡可能的安全保護,避免出現意外。(通訊員 張惠敏 本報記者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