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攜手奔小康”的長沙擔當
2016-12-02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攜手奔小康”的長沙擔當

  ——湖南省長沙市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長沙縣青山鋪鎮天華村,湖南省級貧困村。55年前,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扎”進天華村這個貧困的小山村,吃農家飯,睡木板床,蹲點調查18天,調查農村的鄉情、民情、實情,解決貧困戶的生活和生產難題。

  2015年,從小就被“蹲點調查”感染的女檢察官常青,主動報名回鄉扶貧。作為長沙縣檢察院派駐的駐村幫扶干部,她蹲點幫扶天華村,這一待就是兩年。在干群的精準扶貧下,2016年10月,天華村成為湖南首批100個脫貧示范村之一。

  與常青在長沙市內扶貧幫困不同,2015年,長沙市社科聯主席賀代貴則被長沙市委派駐到千里之外的湘西州龍山縣,接棒成為長沙第十批對口幫扶龍山縣的扶貧干部。

  “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市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易煉紅認為,這句話寄托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人民攜手奔小康的殷切希望。因此,對于長沙來說,要以強烈的省會擔當精神深化脫貧攻堅工作,確保市內2017年貧困村“摘帽”、貧困戶脫貧;長沙市要繼續對口幫扶龍山縣脫貧,長沙市“全國三個百強縣”要做好對三個貧困縣的結對幫扶工作,為湖南乃至全國脫貧攻堅做貢獻。

  幸福長沙,三湘首善。為了在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一批又一批的干部群眾投身到長沙脫貧攻堅行動中來,為貧困群眾解難事、辦好事、做實事,讓貧困群眾和長沙全市人民一道在實實在在的變化中增強更多的獲得感,讓幸福指數跑贏GDP增速。

  擔當脫貧攻堅重任關鍵在于創新機制,政策大支撐,資源大整合,構建大扶貧的工作格局。

  長沙市目前還有85個省級貧困村,16萬貧困人口。在湖南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長沙市市長、市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胡衡華看來,盡管2015年長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實現程度達96.1%,但作為省會城市、先發地區,長沙不僅要有在全省率先實現脫貧的緊迫感,更要有“心憂天下”和主動擔當的大局觀。長沙要構建大扶貧的工作格局,除了對內讓16萬貧困人口率先脫貧外,還要繼續做好對龍山縣和沅陵縣、邵陽縣、新化縣的對口幫扶工作,攜手貧困地區全面奔小康。

  “體制機制不創新,脫貧攻堅難給力。”長沙市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市農委主任吳石平認為,要擔當大扶貧的重任關鍵在于創新體制機制,建立一套切合長沙實際、獨具長沙特色的精準施策的政策體系,尋求政策大支撐、資源大整合。

  按照湖南省脫貧攻堅政策支撐體系建設要求,長沙“2+14”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撐體系出臺了;“市指導、縣為主”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建立了;產業扶貧、旅游扶貧、易地搬遷等14個專項扶貧工作“組合拳”打出來了,朝著精準脫貧要求精準發力。

  瀏陽市龍伏鎮石柱峰村是省級貧困村,也是湖南省野生櫻花最集中的地區,可長期以來村民守著最好的生態資源卻過著苦日子。“市里在搞旅游專項扶貧,為什么不把櫻花資源利用起來,發展綠色旅游產業?”駐村扶貧干部們決定擇機而行。

  契機來了。今年初,瀏陽市出臺政策在湖南率先創建全域美麗鄉村,將旅游精準扶貧工作融合到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當中,石柱峰村等鄉村旅游發展無疑從中獲得更多的政策助力。今年9月,恰逢《全國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出臺,石柱峰村等12個村被納入了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

  政策給力,精準發力。石柱峰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引進了“花花世界大觀園”項目,項目總占地1600畝,計劃按照不同季節開發種植不同花卉。2017年“花花世界大觀園”開園后,將引導更多貧困戶直接經營農家樂、鄉村旅游等項目,人均旅游收入將達到1萬元以上。

  不僅如此,瀏陽市還結合全域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將多頭分散的資源統籌集中,把包括石柱峰村在內12個村的優勢旅游資源整合,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成立“旅游互助社”抱團幫扶脫貧。

  “我們會帶著資金、項目和人才來,但不搞政府包辦,要幫助鄉親們學會自主發展、自主致富的技能,增強‘自我造血’的功能。”在走訪龍山縣水田壩鎮中灣村,易煉紅鄭重提醒扶貧干部。

  “資源大整合不是主體大替代,我們是將城市優質資源流通到龍山的引進者,但一定要讓貧困戶發揮主體作用,因為貧困群眾才是扶貧項目的建設者,這樣才能保證幫扶不走偏。”龍山縣委副書記賀代貴告訴記者,要架起龍山與長沙之間的“互通橋梁”,讓省會城市優質的企業資源、社會資源和人力資源流入到龍山,讓龍山的優質特色農產品等流出到城市。

  賀代貴經過牽線搭橋,將長沙科宏蔬菜種植公司成功引進到中灣村,村民自動自發,積極發展辣椒種植和大棚蔬菜產業,成立了種植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轉入股的方式吸納貧困戶參與。今年以來,村里發展朝天椒200畝、甜玉米100畝,帶動村民實際增收70多萬元。

  為了幫助龍山百合、臍橙等特色農產品跳出“龍門”,2015年,龍山縣20多個農產品首次參加了在長沙舉辦的農博會,部分農業企業與長沙的大型超市、餐飲企業等簽訂了供銷協議,龍山品牌順利駛上了對接城市的快車道。

  在農產品進城的同時,農民也進城就業。近年來,長沙市先后6次組織赴湘西州開展勞務招聘,累計為貧困勞動力推送3.82萬個就業崗位。

  在長沙市的對口幫扶下,龍山縣涌現出了一批脫貧村。今年10月,龍山縣恒咱村、甘露村躋身入湖南首批100個脫貧示范村。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