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心理專家談校園欺凌:欺負人的孩子自己也不快樂
2017-01-24來源:中國青年報
        “欺負別人的孩子,自己就能從中得到快樂嗎?”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張興利給出的一組青少年心理“抑郁”程度參數顯示,“欺負方”與“被欺負方”分別是316與414,雙方的“自我效能感”為262和105。這意味著,欺負人的孩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憂郁、焦慮。

    近日,在由北京豐盛公益基金會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主辦的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暨心悅教育研究中心掛牌儀式上,張興利說,在校園欺凌行為備受關注的當下,這種行為背后的青少年心理問題更加值得深思。

    張興利調研發現,在校園生活中,“起外號、罵人、取笑和諷刺”“社交排斥、交往排斥”“打、踢、推、撞、威脅”“散布謠言、讓他人排斥”以及“強迫要錢、拿走或損壞物品”等行為,是最容易導致“欺負”與“被欺負”發生的情形。而這些所反映出的均是青少年各種心理上的需要。

    他說,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疾風暴雨期”,是大腦的第二個發育快速期,諸多表現行為的背后,多源于對于引起注意、尋求同伴接納、追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表現優越感或者是興奮刺激的需要。對這些心理上的“需要”,必須加以重視,否則就有可能釀成“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一個“令人震驚”的預測,即從2010年到2020年,全球兒童心理疾患將增長50%,成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而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年齡在14歲之前的,占50%。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黨委書記喬志宏也提到,根據該院研究發現,全國15%~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其中,留守兒童的情況更為嚴重和特殊,這一群體的焦慮感、抑郁感、孤獨感、自責感,均處于比非留守兒童更高的水平,其攻擊行為、違紀行為、品行問題也更為多發。也因此,對于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工作的兒童的心理健康情況,需要格外重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