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將達350家 三年后總量上千
2017-07-13北京青年報
居家老人在家門口就可實現日間照料、呼叫服務;失智老人也可以住進照料中心得到精心的看護。昨天,記者從市老齡辦獲悉,今年,本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將達350家,目前,七成實現了品牌連鎖化經營。今年本市還將加大扶持專業養老服務的力度,推動連鎖化品牌化的發展。
昨天上午,勁松八區的勁松老年家園里非常熱鬧,白發蒼蒼的老人們聚在一起學畫畫、插花球、學唱歌,老人們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容。這里就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只接收失智老人的養老照料中心。照料中心的負責人張玉表示,在北京,養老服務正在向標準化、精準化發展,深耕細作才能真正讓養老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在這家專業接收失智老人的養老院里,精準化的服務體現在方方面面。因為失智老人不識方向、不認熟人、不知冷暖,在這里生活的60位老人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一個追蹤器,只要老人離開照料中心,追蹤器就會報警提示。三層樓里每層的環境色也都不同。一樓是綠色,二樓是紫色,這樣老人即使走錯,也能通過對顏色的分辨回到自己的樓層。
東城區多福巷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是北京首家養老驛站連鎖化管理集團——誠和敬養老驛站中的一個。社區居民徐阿姨告訴記者,現在每天到驛站來活動已經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多福巷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場地由街道提供,白天老人們可以在這里聊天、學太極拳、學油畫。這里推出的“講述者口述歷史”的心靈慰藉服務受到了很多老人的歡迎。
市老齡辦副主任蔡雙表示,2016年,本市啟動了養老服務驛站試點工作。養老服務驛站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內容之一,采取政府負責設施提供,各區、各街道為社區無償提供場地支持,專業化養老服務企業運營的操作方式進行。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養老服務驛站150家,七成實現了品牌連鎖經營,今年將實現200家運營,年底總運營數達到350家。到2020年, 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總數將達到1000個,基本做到老年人較多的地方全覆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