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狄偉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碧水)在海拔4660米的青海玉樹曲麻河鄉,多秀村寄宿小學的同學們體驗了一次從未感受過的網絡在線交流。
通過實時視頻,在3000多公里外的浙江省金師附小四年級麥克風中隊的小朋友出現在多秀村寄宿小學的學生面前。借助互聯網,他們互致問候,一起唱歌,進行詩朗誦等才藝展示。這是浙江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師生發起的在線教育公益活動。
多秀村寄宿小學建校于2003年,是可可西里唯一的小學,距離最近的鄉有90多公里。學校共有86名學生,9名老師。由于缺乏師資,學校只能開設語文、數學和藏語課。孩子們都來自周邊村落和其他偏遠鄉鎮,平日的蔬菜糧食、冬季取暖的煤炭等所有必需品,都要前往250多公里外的縣城采購,許多孩子被父母送到這里,一個學期才能回一次家。
這是浙江師范大學智慧云公益團隊第一次來到青海可可西里。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依托自主研發的智慧云公益平臺,浙師大開展的“在線支教”公益模式已在多地實施,并在6個省市的十余所偏遠學校建立了在線教育公益基地,讓千余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除了在線教育,浙師大還將對多秀村小學開展全方位的幫扶資助。8月21日,一批送給孩子們的衣服,、鞋子,、學習用品等,已寄往多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