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益母乳庫為新生兒健康保駕護航
2017-10-11慈善公益報
“他的到來很倉促,我想盡所有辦法,卻仍然好幾天都沒有初乳,本想喂一些奶粉救急,可是由于身體機能發育不足,孩子對配方奶粉不耐受。看著小小的他,我的心里充滿了擔憂和自責。”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自2013年我國內地首家母乳庫在廣州誕生,至今也只成立了十幾家。與獻血這一公益行為較為普及不同,母乳捐獻在國內依然較為短缺。而隨著出生率增多,早產率也隨之上升,越來越多無法食用配方奶粉的新生兒急需母乳維持生命。建立公益性、安全的“母乳庫”,成為當務之急。
母乳捐獻需求多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的口糧。對于早產兒,母乳不僅是食物,更是藥物。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李正紅介紹,“大量研究表明,早產兒胃腸道功能發育不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弱,如果強行多攝入,可能造成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母乳較之配方奶更易吸收,且含有獨特物質,可增強胃腸道動力、促進胃腸道成熟。”
為了緩解母乳需求,為哺乳期媽媽提供幫助。日前,國內首家由民營醫院建立的公益性母乳庫在青島和睦家醫院正式啟用。據了解,這是山東省第二家、青島市首家母乳庫。啟用后,青島乃至山東省的媽媽們都可將過量母乳捐贈于此,用以救助早產兒、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化療后的患兒、重癥患兒等。符合條件的患兒家屬可以向母乳庫免費申請使用。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鄔明朗告訴記者:“全民健康尤其是婦幼健康關系著整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公益性母乳庫的建立使得生命在最初期、最脆弱時得到援助,從嬰幼兒時期就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礎。青島和睦家醫院母乳庫的設立是一件有利于民生的好事。”
“真的很榮幸能夠將自己的母乳捐贈給有需要的寶寶們,其實在我自己家已經囤積了一冰箱的凍奶,根本用不完,現在好了,有了母乳庫,感覺自己的母乳竟然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真的很開心。之后我也會呼吁身邊的母乳媽媽們一起來捐乳。”一位哺乳期的媽媽對記者說。
維護費用是難題
據悉,在國外,很多成熟的母乳庫都是“免費捐贈、有償使用”的,而母乳在中國還沒有標準和定價,因此國內目前所有的母乳庫都是免費提供母乳。但建立母乳庫每年的運行成本在40萬元左右,目前資金只能靠醫院投入,或者是公益基金和愛心人士的資助。
北京太和婦產醫院母乳庫負責人武文藝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的母乳庫還處于起步階段,在運營過程中也遇到捐奶量少、標準不統一、資金短缺等諸多問題。“醫院每接受100ml母乳的成本約為1000元,包括一次性吸奶裝置、血液分析、巴氏消毒、細菌培養等。此外,合格的母乳要在62.5攝氏度的溫度下消毒30分鐘,然后保存在零下25攝氏度的冰箱里,所有的檢驗費用都由醫院負擔。”
上海市兒童醫院母乳庫負責人張婷曾計算過,母乳庫收集每一毫升母乳的費用相當于8角7分錢,但因為沒有相關收費標準,各地母乳庫不能收費,屬于純公益性質,即“無償捐贈、免費使用”。維持正常運營的耗材、設備等,一般靠慈善捐贈或醫院自籌。
針對此次青島母乳庫的啟動,和睦家醫療集團總裁李碧菁向《慈善公益報》記者表示:“這體現了醫院長期秉承的母乳喂養的理念,凡是在青島和睦家捐獻母乳的媽媽們,捐贈所需的費用都由和睦家醫院承擔。”(李 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