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上海堅持開門辦勞動教育
2020-08-28來源:解放日報
       昨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并公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各學段勞動教育內容要求,并把要求拓展到幼兒園階段。按照各學段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路,幼兒園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小學要注重基本勞動習慣養成,初中要注重職業勞動體驗,普通高中要注重社會勞動實踐,普通高等學校要注重創造性勞動鍛煉,職業院校要注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

       上海對勞動教育已經做了探索,在高中生、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納入勞動教育。根據最新發布的《實施意見》要求,“新勞育”將建構新的勞動教育課程,也納入課程標準和學習計劃,但不會額外加重學生負擔。市教委有關人士希望家長在家庭中引導孩子做好家務,讓每個孩子每年至少學會一至兩項家務勞動技能。記者獲悉,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正在研究制定勞動教育“十四五”規劃、教學指南、實踐資源圖譜作為配套文件,構建“1+3”勞動教育制度體系。



       上海堅持開門辦勞動教育

       曹楊二中自建校第一天起,首任校長就立下規矩:學校培養的學生就應該“愛勞動、會勞動”。學校65年如一日,堅守勞動教育陣地,不斷創新勞動教育課程,逐步形成“學勞模——懂尊重——強本領——重實踐”的四級勞動教育課程鏈。


       學校開設10多門面向未來的勞動技能校本課程,創建6個勞動技能實驗室。在高二勞技課引進同濟大學“機械制圖CAD”和“現代信息科學”,引進交通大學“單片機與機器人課程”;在高一開設“環保工程課”,創建“自行車創意實驗室”“軌道交通實驗室”,自己編程控制小火車運行。


       學校創新勞動教育實踐,科學設計學農學工等社會實踐。每年組織“博雅西部行”之甘肅深度學農供學生、家長選擇。“一屆約450名學生中,約有350人報名到甘肅學農,回來后發現這些孩子更愛學習了。在生活中懂得節約,知道勞動不易,更孝敬父母。勞動帶來了最大的快樂!”曹楊二中黨委書記侯文英說。學校以社會實踐為載體,用好校內校外兩種資源,將勞動教育融入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上海堅持“開門辦勞動教育”,廣泛建設勞動教育場所基地。金山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顧宏偉說,金山區2015年建成青少年實踐基地,主要用于學農,同時也拓展其他的學生社會實踐。這個基地在現有基礎上計劃擴容,增強功能,利用金山區周邊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布局,以基地為中心,把勞動教育課程建在企業和社區中,創建更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場所。而幼兒園的田野課程,也是勞動教育的啟蒙。


       據了解,市教委將依托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制度聯動各委辦局,進一步整合農場、企業、職業院校、科研院所、社區街道等資源,建設都市農業、先進制造、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系列勞動實踐基地。



       有高校本科必修勞動教育

       “反對不勞而獲、嬌生慣養,在大學階段應該強化勞動教育。”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說,每年開學報到,經常看到家長扛著行李進宿舍,學生則理所應當地跟在后面。“今后,學校不再容忍這種情況,勞動教育要從點滴做起。今年開學報到,如有志愿者發現這類情況,將提示學生‘自己扛行李’。”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上海財經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發布勞動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上海財經大學新時代勞動教育行動計劃(2020—2023)》。按照《行動計劃》要求,勞動教育為學校本科生必修課程,不少于32學時。學校教務處牽頭制定《上海財經大學本科生勞動教育課程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自2020級新生開始施行。同時,通過學年內設集體勞動日、集體勞動周,安排學生定期參加集體勞動,利用學校“千村調查”項目,設立“田間課堂”等實踐課程,讓日常勞動貫穿學習生活全過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校園內外,家鄉本土,都有勞育天地。老家在貴州的上海財經大學本科三年級學生李一鳴是共青團雷山縣委員會一名志愿者。疫情期間,他參加社區衛生清潔、采摘香菇等助力防疫和復工復產活動,并作為支教團成員輔導當地留守兒童課業。“香菇種植在較陡的山上,經過勞動,我深刻感到‘粒粒皆辛苦’,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千村調查’、支教等活動也讓我們更充分了解中國國情。”

       在徐飛看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五育并舉,就是要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奉獻精神、工匠精神、科學精神這五種精神,將生產性勞動、服務型勞動、創造性勞動有機結合,智慧地安排,與思政課程、通識課程有機結合起來。


       勞模進校園,勞育最在行。上海正探索建立勞動教育教師特聘制度,鼓勵各條戰線優秀人物、各行各業專業人士和能工巧匠進校園上勞動課。譬如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特聘全國勞模包起帆,每年為全體新生講授“明天你也是勞模”的生動一課,用過去幾十年的創新經歷告訴大學生們“什么是勞模精神”。



       完善課程體系形成完整鏈條

       “父母希望我多學些技能、照顧好自己,不過上大學前文化課課業較繁重,這段時間留在廣東老家遠程學習,我承擔了更多家務,也獲得很多樂趣。”上海財經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生宋昊玥,近期堅持為家人做晚餐,練就一手好廚藝。“‘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勞動最光榮》不僅是從小就會哼唱的兒歌,對我來說,幸福是看到我的勞動成果,父母放心的神情和弟弟崇拜的眼神。”


       上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始于1988年,編制了《上海市中小學勞動技術學科課程標準》及基于此的中小學勞動技術教材。今年3月頒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及此次上海頒布的《實施意見》,均對學校勞動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如構建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程,開發學校勞動教育特色課程等。

       為了進一步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相關要求,今年伊始,市教委教研室又啟動并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重構與完善,真正促進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情感、勞動能力、勞動精神上得到切實發展,共同營造“勞動最美麗、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的社會氛圍。市教委教研室黨總支書記、副主任紀明澤說,在課程實施上,在原來勞動技術課程與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相結合的基礎上,完善課程體系,形成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完整鏈條,形成全面、客觀的真實性、過程性、表現性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