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zjgpet.cn/file/upload/202203/10/09-49-16-72-136072.png)
王青珍正在為學生進行沙盤輔導。 受訪者供圖
“夏未至,冬將歸,過去的五個月,我的個人理想與學校、學生的需求重合,這讓我收獲滿滿。”山西侯馬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王青珍的援疆時光已過半年,她這樣總結。
2021年8月30日,王青珍以心理教師的身份赴新疆昌吉州第三中學支援。
“學校對心理輔導的需要很大,但沒有一名專職心理老師。”王青珍回憶,初到學校,校方希望她除了帶七、八年級的心理課以外,還要為全體初中學生做個體輔導,為九年級學生做中考動力輔導、中考減壓輔導,為七年級做入學適應輔導、排查心理亞健康學生……
工作量超乎王青珍的想象,經過前期規劃,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除了完成七、八年級的心理課教學任務,王青珍憑借多年工作經驗,為這兩個年級321名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并建立健康檔案;對篩查出的50名疑似心理亞健康學生進行沙盤輔導。
結合心理測評結果和沙盤輔導中的觀察與交流,王青珍建立個體心理輔導名單。
王青珍將《沙盤游戲課》理念帶入其中,通過游戲走進學生的世界。“在沙盤輔導中,同學們放下思想包袱,感受到沙盤的魔力和魅力,也對我有了極大的信任,不少學生因此愿意私下向我袒露心聲,預約咨詢。”王青珍知道,得到對方的信任,是開展心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王青珍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受訪者供圖
在做個體輔導中,王青珍發現,不少學生存在自傷行為,這讓她既心驚又心疼,“主要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父母離異、家庭成員之間缺少溝通,孩子在這樣的環境里感受不到愛,很無助,我的出現可能是孩子生命里的一根稻草。”
王青珍不停學習,聽心理大咖講課、看專業書籍,只為讓孩子們開心成長、快樂學習。
為了幫助有抑郁傾向的學生,王青珍在學校協調下,與昌吉州第一中學心理老師對接,加入其教研組,定期參加教研。
“我把案例匯報給他們,三位老師悉心指導,我有了團隊支撐,不再恐懼。”王青珍說,雖然辛苦,但是“功力”大增,收獲滿滿。
不論多累、多難,王青珍都不想停下來,她希望幫助孩子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他們在煎熬中,會自己做飯洗衣服、自己檢查作業、自己照顧弟弟妹妹;他們更能理解別人,感恩幫助過他們的人。
“20年后,孩子們將為人父母。也許經過我的幫助,他們可能會對自己的孩子溫柔以待,那么,我的工作就沒白做。這個信念支撐著我,一路向前走。”王青珍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