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學生招不滿、老師被挖走……縣中如何振興?
2022-03-31新華網

       今年全國兩會上,“加強縣域普通高中建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縣中的發展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區縣高中在高考升學率和辦學質量上遙遙領先,改變了千千萬萬鄉村學子命運,“縣中輝煌”令人矚目。但近年來,不少縣域普通高中出現優質生源流失,有的甚至招生招不滿,教師“跳槽”“出走”,辦學質量一路下滑……“縣中怎么辦”引發社會關注。

       2021年底,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印發了《“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政策扶持令縣中發展難題得到一定改善,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還需邁過多道坎。

       招生招不滿,生源流失怎么破?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翁牛特旗烏丹一中是全旗最好的高中,旗里的學生曾以能考上烏丹一中為榮。然而,從十年前開始,烏丹一中開始出現招生困難,一度連招生計劃都完不成。附近的喀喇沁旗錦山中學情況也類似。校長楊俊清說,學校前些年曾計劃招8個班,結果只招到4個班。

       類似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存在。縣中的生源去哪里了?記者了解到,本世紀初,隨著民辦學校或民辦公助辦學模式興起,一些學校利用靈活的辦學自主權,跨區域“掐尖”高分生源,獲得競爭優勢,搶走了一部分優質生源。此后,一些省市級中學也加入其中,“搶生源大戰”愈演愈烈,越來越多成績優秀的學生離開縣中。

       重慶一位縣教委負責人無奈地說,去年中考全縣前100名的學生,有70多個升入主城區讀高中。當地高鐵通車后,主城區學校的“虹吸效應”更加明顯。

       地處福建山區的永泰縣第一中學,由于高分生源大量外流,已經連續多年沒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校長張厚林說,隨著城鎮化進程和市區優質教育的吸引,更多家長將孩子送往市區就讀高中。

       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解決縣中問題,首先必須穩住生源。《“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防止縣中生源過度流失。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在穩生源方面采取措施。在福建三明,全市12個縣區的高中學校招生計劃實行統籌安排,優質普通高中指標到校招生,嚴禁違規爭搶生源、“掐尖”招生、跨區域招生、超計劃招生和提前招生,將大部分生源留在了本地高中。



福建三明寧化一中課間跑操活動。新華社記者 鄧倩倩 攝


       “加強招生管理是第一步,留住生源關鍵是要真正提升縣中的吸引力。”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郭叢斌建議,可以鼓勵縣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在錯位發展中增強吸引力;同時繼續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增加農村學生的升學機會。

       老師“跳槽”“出走”,師資困難如何解?

       縣中流失的不僅是生源,還有大量優秀教師。在內蒙古赤峰市,曾有縣中一年內被挖走7名學科組長和班主任,還有一所縣中的化學老師被全部挖走。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國縣中教師總體缺編7.7萬人,3776所縣中的學生與教師比超過國家標準。

       “縣里財政收入少,縣中教師不如地市級以上地方的教師工資高,待遇遠遠低于市直學校。由于沒有鄉村補貼,縣中教師的待遇可能還趕不上鄉村教師。”重慶市一所縣城高中校長告訴記者,學校幾乎每年都有教師申請調動,收入較低是重要原因。有的教師拿到市級賽課獎項后,很快就有主城區學校開出高價來“挖人”,讓更多老師“人心思走”。

       除了流失,教師隊伍老化和結構性缺編也是不少縣中面臨的問題。因縣級財政能力有限,難以招到師資補位,教師隊伍老化嚴重,有的縣中教師平均年齡超過50歲。此外,由于新高考改革后一些學校實行走班制,不少縣中還面臨一些學科教師缺編的問題,實驗室老師等嚴重不足。

       《“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要求,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對惡意從縣中搶挖人才的學校,停止其各類評優評先資格。

       “禁令對維護縣中師資穩定起到一定作用,同時也應看到縣中留不住人才的多方原因。”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發達地區和城區學校坐擁區位優勢,還能給出更高的薪酬待遇,薄弱地區的財政實力有限,面對高薪挖人很難有“還手之力”。他建議,進一步強化省級、市級統籌,切實提高薄弱地區縣中教師的工資和生活待遇,為他們創造事業發展的空間與環境,才能更好地留住好老師、吸引優秀人才。

       在這方面,一些地方的探索已初見成效。位于武陵山區腹地的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是原國家級貧困縣。當地在財力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持續增加教育投入,縣中辦學條件和教師待遇得到同步改善,近三年的高考成績連年取得突破。隨著教育生態步入良性循環,當地教師流失率大幅降低,曾經大量外流的高中生源也出現“回流”勢態。



福建三明寧化一中機器人社團。(采訪對象供圖)


       升學率下滑,辦學質量怎么抓?

       大量生源、師資流失后,縣中的辦學質量急劇下降。

       據教育部統計,2020年我國有縣域高中7243所,占全國普通高中學校總數的“半壁江山”,縣中學生占到普高學生總數的近六成。但近年來縣中的升學率整體大幅下滑,一些省份考取重點高校的學生集中在少數幾所“超級中學”,有的縣中已連續多年無緣清華、北大,有的甚至“高考最高分僅超一本線10分”。

       “縣域教育是中國教育的底色,縣中不僅寄托著當地群眾對教育改變命運的殷殷期望,還直接影響著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說,如何為縣中“造血”、提升辦學質量,是推進教育公平過程中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

       《“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將“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列為重點任務之一,提出實施縣中托管幫扶工程、縣中標準化建設工程,消除大班額和有效控制大規模學校,提高縣中經費投入水平等。

       當前,各地開始探索多樣化發展的普通高中教育模式。在內蒙古赤峰市,當地通過招生改革將生源留在旗縣,提出分層次辦好優質精品高中、學科特色高中、品牌職業高中,拓寬學生升學途徑。作為二類高中的寧城縣八里罕中學,大力開發體育、藝術等多樣化課程。近3年,有近200人被體育和藝術類高校錄取,本科升學率超過很多生源更好的一類高中,實現了“低進高出”。



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八里罕中學校園橄欖球運動。(采訪對象供圖)


       托管幫扶機制也是加快提升縣中辦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在三峽庫區的奉節中學,“雙師課堂”成為數千名學生的學習日常。借助互聯網技術,同學們通過屏幕與400多公里外的重慶八中學生同上一堂課,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按照雙方簽訂的幫扶協議,奉節縣每年還派出教師到重慶八中進行跟崗學習,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提升縣中教育質量,讓縣城和鄉村的孩子們受到更好的教育,贏得更多的機會。”張志勇等專家建議,要站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進一步加大對縣中的教育投入和幫扶力度,激發縣中辦學活力,促進教育優質、均衡和公平發展。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