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石家莊5月16日電 (李洋 陳雪)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駐操營小學水門寺教學點的音樂教室內,孩子們的歌聲清脆、婉轉,老師龔新亮打著節奏,笑意浮上面龐。這間教室溫潤著這群山村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也承載著龔新亮的音樂夢想。
駐操營小學水門寺教學點屬于山村學校,該校學生來自施教區內的11個行政村,且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35歲的龔新亮兒時曾就讀于此。在任教的12年里,龔新亮不僅教授孩子們音樂知識,還帶領孩子們走出山村,登上了舞臺。
12歲的學校合唱團成員小桐(化名)說,她現在會唱很多歌曲,都是龔老師教的,從最基本的音符學起,一個個地認。她喜歡唱歌,每當學會一首新歌時,就像考了滿分一樣開心。
圖為龔新亮指導學生做音樂游戲。 曹建雄 攝
經年累月的努力,龔新亮逐漸讓“音樂小白”們成長起來。駐操營小學水門寺教學點的合唱團目前有34名成員,在鎮里已小有名氣。在2021年秦皇島市海港區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龔新亮帶領的學生合唱節目獲得一等獎。
據龔新亮講述,他從小就喜歡音樂,就連玩泥巴,也會做個麥克風,拿著它給大家演唱。兒時的他特別希望學習音樂,可那時候教師資源缺乏,沒有專業音樂教師。“學音樂,有一天要回家鄉做一名音樂教師”,這種想法在龔新亮幼小的心中埋下“種子”。2007年他如愿考上大學,主修音樂教育專業。
龔新亮曾在大學期間回到小學母校上了一節試講課。時隔多年,他依然記得下課后自己身邊聚滿了學生,有學生拽著他的胳膊說,“老師,真喜歡上音樂課,您能一直教我們嗎?”那一刻,他更加堅定初心。他在大學畢業后開始回母校任教。
圖為龔新亮與合唱團的學生合影。 曹建雄 攝
“音樂設備極度匱乏,孩子們將音符讀作‘1234567’,不知道‘哆瑞咪發’……”龔新亮說,當走上講臺時,他就意識到了自身的責任之重。他將自己家的電鋼琴搬到學校,除了正常教學,2010年成立了合唱社團,竭盡所能創造條件為學生們開辟一片音樂天地。
龔新亮的同事高占忠說,聽龔新亮講課能體會到他對音樂的熱愛,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騎著摩托車到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家里進行家訪,這些年也從未間斷過合唱團的訓練。有一次為了準備“六一”文藝匯演,龔新亮由于用嗓過度患上了嚴重的聲帶小結,醫生叮囑應閉聲休息。為了完成演出,他仍堅持編排節目,用行動傳遞著一份熱愛。
對于未來,龔新亮這名山村音樂教師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會繼續提高自己的教學本領,用音樂和孩子們一起編織美好的夢想。山里娃有音樂夢非常不容易,我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在更大的舞臺展示出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