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氣溫一路飆升。近日,北方氣溫也直逼40℃。
炎炎夏日,最快樂的事,莫過于洗澡沖涼了!但有這樣一群人很少能享受這種快樂,他們在洗澡上有諸多不便。
他們就是老年人群體,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這也是為什么會有“老人味兒”的原因之一。在大家眼中,“洗澡”這個簡單的事兒,對于他們來說,都很難實現!
家住鎮寧路的吳伯伯也遇到了這個麻煩——自己多年來一直去的幾家公共澡堂接連關門,家中沒有淋浴房的吳伯伯正面臨無處洗澡的尷尬。
吳伯伯住在鎮寧路的一個老房子里,多年來,一直沒有淋浴房。“也不是沒有想過改造,老房子改造淋浴房不是那么容易的,既要花錢,室內溫度也不能保證。”吳伯伯這樣說。
于是,位于江蘇路、長寧路、萬航渡路等地的幾家公共澡堂便成了吳伯伯常去洗澡的地方,“公共浴室里很暖和,我也喜歡在水里泡一泡,25元的價格也算實惠。”
沒想到,江蘇路的公共澡堂突然關門了,“不知是不是疫情的緣故,門上也沒貼通知,關了就沒再開過。”不久,萬航渡路的公共澡堂也關了。吳伯伯開始發愁:“我去哪里能洗個熱水澡呢?”
像吳伯伯這樣能出門去澡堂自己洗澡的老人尚且困難重重,可想而知,那些不能自己出門的老人更是有苦難言!
年近80的王阿婆在家中跌了一跤,住院治療幾個月后就回家休養了。不過,跌過跤的王阿婆就再也不敢一個人在家洗澡了,“我平時一個人在家,萬一再跌倒,那就真出大事了。”
王阿婆的老伴去世后,她沒跟兩個兒子居住在一起,自己獨居。“現在,我洗澡、洗頭是最不方便的,路太遠的地方,我走不動;自己洗又洗不了,真希望有人能來幫我洗洗就好了。”
據國家衛健委官方數據顯示,我國65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約1.67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
失能老人養護難、洗澡難,已經成為居家養老的普遍難題,由此,提供專業老人洗浴服務的“老年助浴師”職業應運而生,重慶的隆素容就是這個助老大部隊中的一員,從業三年,服務過近千位老人。
準備好測壓儀,對浴缸進行消毒,再套上一次性浴缸套,放熱水,測水溫,備好浴巾……準備完這一切,隆素容和護理人員一起把老人抱進浴缸里,開始助浴服務。
老人在浴缸中快樂的樣子,像個孩子;甚至有多孤寡老人洗的時候很感動,邊洗邊哭;還有的老人洗完還拉著隆素容和其他助浴師的手不放,期盼著助浴師下次還來給他們洗澡……
其實,為老人助浴并不是每次都會順利,很多老人觀念很傳統,不太能接受外人給他們洗澡;有的經常洗浴的老人只能接受特定助浴師;有的失智、失能老人,只能用動作溝通;還有的老人在受到陌生人觸碰時會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需要助浴師擁有比常人更多的細心、耐心和技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助浴師群體為那些蒼老身軀帶去一池清水,洗去塵埃。正如隆素容所說,“我帶給老人健康,老人帶給我生活的意義。”
“我17歲就進入社會工作,去過工廠、做過服務員,沒有一份工作像助浴師一樣讓我內心充實,每當老人洗完澡和我擁抱、說謝謝時,都堅定了我繼續做下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