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父母不管教孩子難辭其咎
2022-07-19來源:北京晚報
       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只會打罵,男孩離家偷盜為生;12歲女兒遭強奸,單親母親沉迷手機難辭其咎;“富二代”被判緩刑,父母收到法院頒布的家庭教育令……每一個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背后,其實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多年審理未成年人案的法官、檢察官們總結道:為人父母不易,千萬不能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教而不當。


  案例1

  生而不養

  16歲的少年不會說“謝謝”

  “認識一下,我是海淀檢察院檢察官楊新娥,負責你的案子……”審訊室里,檢察官楊新娥一邊翻開案卷,一邊和面前的小軍(化名)打招呼。可是,她的話語像是被吸進了“黑洞”一般,在小軍那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只是冷冷地坐著。

  楊新娥心里“咯噔”一下,從小軍的反應看,既沒有恐懼,也沒有悔恨,更沒有希望。這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如何能夠打開他的心扉……

  一次一次提審,楊新娥用溫柔的語氣、和緩的語調和小軍聊著。幾次接觸下來,楊新娥感到,小軍并非沒有感情,像是被枷鎖封鎖了許久,習慣了冷漠,而打開心鎖的鑰匙,應該就是少年的家人。

  楊新娥從家人的角度出發,繼續做工作。終于,小軍揭開了疼痛不已的回憶——

  他依稀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沒了,后來聽村子里的人說是離家出走;父親在村子里無所事事,只靠救濟金度日,與他的交流基本就是謾罵和巴掌;五年級的時候,小軍再也忍受不了這種生活,開始了流浪,沒人管,衣食無著,只能靠打零工和偷盜過日子,一混就過了五年,直到坐在審訊室里。

  楊新娥委托司法社工對小軍進行社會調查,并幫他申請了法律援助律師,還聘請了一位心理咨詢師進行心理疏導。在檢察官、社工、律師、心理老師的多方幫助下,小軍不僅如實供述案情,還解開了多年的心結。

  在眾人的關注下,小軍學會對遞給他水的檢察官說聲“謝謝”,每次訊問完畢,也會對檢察官說聲“再見”。在別人看來,這種最基本的社交禮儀,幼齡的孩童都應該知道,可這些,卻是16歲的小軍跟著楊新娥才學會的。

  最終,檢察機關對小軍做出附條件不起訴的處理。

  反思

  楊新娥表示,小軍這種家庭情況,需要能夠開展個案輔導的專業力量提供幫助。然而,目前缺少優秀的能夠承接個案輔導的專業機構。經過檢察機關的努力,考察期內的小軍被送到了未成年觀護基地,在一家餐館當服務員。因為小軍踏實肯干,很快就從刷碗的崗位調到了傳菜的崗位,有機會接觸更多人,學到更多的社會本領。他終于學會了融入社會,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案例2

  養而不教

  母女沉迷手機 12歲女兒遭強奸

  單親家庭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單親媽媽,一個人拉扯孩子更是困難重重。在小玉(化名)母親看來,只要能掙錢把孩子養大就行了。

  每天放學回家,小玉已經習慣了冷冷清清、空無一人的房子,她掏出手機玩了起來——手機是媽媽送給自己的玩伴,而媽媽也是一樣,即使回到家,也是刷手機。

  自從離婚后,小玉的母親就患上了嚴重的“手機依賴癥”,女兒讓媽媽檢查作業,她玩手機;女兒想和媽媽說心事,她玩手機;女兒想讓媽媽陪伴,她還在玩手機……漸漸地,小玉也覺得手機才是自己最好的伙伴。

  刷著手機,小玉發現了一款交友軟件,覺得有意思便注冊了。很快,她收到了陌生人小林(化名)的邀請。之后,小林經常找小玉聊天,分享興趣愛好,還一起玩游戲。小玉缺少父愛、缺乏母親的陪伴,視小林為兄長、為摯友,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都會向小林傾訴,兩人雖然年紀還小,但情愫漸生。

  假期,小林約小玉一起出游,小玉剛和媽媽吵完架也想出去散心,相約到郊區游玩。晚上,兩人同住一個房間,發生了關系,而當時的小玉只有12歲。最終,小林因為犯強奸罪被判處刑罰。

  反思

  海淀法院法官曹曉穎說,審理該案時,小玉的母親后悔萬分,遷怒于16歲的小林玷污了自己的女兒。

  “本案中的兩人都是未成年人,雖然自愿發生關系,但因為女孩未滿14周歲,男孩也知道女孩的真實年齡,所以構成強奸罪。”曹曉穎指出,小玉和小林都是青春懵懂期,心智不健全,無法正確認識性行為,因此,作為父母應及時關注孩子的成長變化,適時給孩子正確引導,避免孩子因無知釀成大錯、受到傷害。特別是離異雙方,更應正確處理與未成年子女的關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既要避免孩子因尋找情感寄托為他人所利用,也要避免孩子在父母之間周旋,利用離異雙方的矛盾逃避管教,避免孩子因為疏于管教走上歧途。

  案例3

  教而不當

  孩子入歧途 法院頒布家庭教育令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叫事兒!”這是很多富裕家庭灌輸給子女的不良思想。正是這種教育害了16歲的王猛和李嘯(均為化名)。

  王猛、李嘯家境優越,是某寄宿學校高中二年級學生。由于家庭條件好,王猛成為了班級里的“學生頭”,甚至在和幾名網友交往中也是“老大”。

  2021年暑假,一名同學向王猛求助:大哥,我女朋友說被人調戲了。

  王猛當即要為同學出頭,約對方見面聊聊。擔心對方人多,他給李嘯和一名網友打電話,讓他們找人“助拳”。

  凌晨1時許,雙方在約定地點見面,王猛一方年齡和人數都占優勢,對方很快就認輸了。王猛等人不肯罷休,讓對方跪地求饒,并用手機錄制視頻,還臨時起意向對方索要錢物,強行從對方微信中轉賬3000余元后方才離開。

  對方報警后,經鑒定,三名被害人面部、眼部及四肢等多處損傷,其中兩人構成輕微傷。王猛、李嘯等人被警方抓獲后,才意識到闖了大禍,這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最終,王猛、李嘯等人因犯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被判處一年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考慮到被告人均是未成年人,積極賠償對方并取得諒解,以及認罪悔罪態度等因素,該案適用緩刑。

  反思

  法官介紹,該案審理過程中,鑒于被告人為初次涉罪的未成年人,法院從社會調查中發現其犯罪原因與家庭環境有很大關系。被告人的父母存在監護不到位的情況:或是離異后將孩子交由祖父母照顧疏于管教,或是忙于事業甚少陪伴,或是著力創造優越條件忽視道德教育,缺少對未成年人心理狀況、情感需求的關注,以致未能及時發現、糾正未成年人存在的偏差行為,進而導致被告人伙同他人實施違法犯罪。

  為督促被告人的父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為改過自新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法官向被告人的父母頒布家庭教育令,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提醒?

  四種情形容易

  “違法”帶娃

  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啟了“依法帶娃”時代。根據審判實踐,海淀法院法官曹曉穎總結出四種家庭情況,父母容易“違法”帶娃:

  ■父母忙于生計或者致力于事業,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或者交由親屬、保姆等照顧,以金錢代替陪伴養育;

  ■家庭不睦、沖突不斷,氛圍緊張的家庭;

  ■離異后無法正確處理父母子女關系,置未成年子女利益于不顧,將孩子作為工具制約甚至報復對方的家庭;

  ■父母有不良嗜好、違法犯罪經歷,法律意識不強,安全意識不到位,對危害后果估計不足的家庭。

  曹曉穎指出,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應主動學習相關法律,真正了解“依法帶娃”的內涵;主動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出現親子矛盾時,適時接受心理咨詢及家庭治療。同時,提高自身修養,言傳與身教相結合,做好孩子的榜樣,通過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正確引導。此外,加強與學校、老師的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關注孩子的變化。

  本報記者 高健

  插圖 宋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