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林下種花 京西山村發展集體經濟振興鄉村
2022-07-25來源:新京報


       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擴大林花培育的面積,選育更多適合這里的品種,把整個山谷打造成花谷。

       八萬盆花擺成一個個方陣,放在稀疏的林木下,花盆下的地上,鋪著黑色的防草布,幾個農民正在林間忙碌,澆水、施肥、整理花盆。

       7月21日,京西門頭溝百花山下,簡昌村外的林地中,一片圍欄圍起來的山坡上,村里的林下花卉已經接近長成。這八萬盆花,預計可以為這個常住人口只有三十多人的小山村,帶來十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收入。同時,二三十位參與種植管理的村民,也可以拿到第一批勞動收入。



村民們在林地里照顧盆花。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沒人沒地,困境中的小山村

       簡昌村位于京西門頭溝區清水鎮西部,接近百花山保護區,距離清水鎮政府15公里,距離門頭溝區政府近100公里。

       沿著109國道一直往西,在百花山下進入百花山路,再拐入一條窄窄的山路,山路只有一輛車的寬度,一路蜿蜒爬坡,走到盡頭就是簡昌村。
 
       簡昌村很小,幾十座房子依山而建,村子腳下,一條細細的水流經過。村子唯一的平坦處,是村委會門前的小廣場。記者看到,廣場上停著一輛展示用的小拖拉機。靠山的石墻上,南瓜藤正開著黃花。村子周圍是大片的山林,郁郁蔥蔥的林木,把小山村包裹在中間。



小小的簡昌村,被茂密的樹林包圍在中央。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簡昌村第一書記韓寶江告訴記者,簡昌村戶籍人口為93人,常住的只有36人,基本上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村里沒有產業,也沒有集體土地,原本的山地,基本上都不種了,年輕人都在外面,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

       在過去,通過公益崗等措施,簡昌村實現了脫低,但沒有產業,鄉村的發展和振興,也就沒有基礎,是一個典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數千畝山場,該怎樣利用
 
       連續熱了幾天,種在林間的盆花有些干了,54歲的楊忠生拿著水管,正在給盆花澆水,清涼的水從水管噴灑而出,落在花葉上,凝成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的顏色。
 


連續熱了幾天,楊忠生在為盆花澆水。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簡昌村曾經輝煌過,改革開放之后,這里曾廣種蘋果。海拔800多米的山坡上,日照充足,早晚溫差大,蘋果品質很好,“當時整個京西,我們這里的蘋果是最好的。”楊忠生說,“但后來蘋果腐爛病流行,治不了,漸漸也就沒人種了。”

       不再種蘋果后,村民們種回了傳統作物,比如玉米、大豆、小米,但傳統作物收益很低,年輕人外出打工,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
 
       2021年底,韓寶江被派駐到簡昌村后,村里4700多畝山場,給了他發展集體產業的靈感。韓寶江告訴記者,他找到一直在提倡和推動林下經濟的企業家、門頭溝區政協委員李奪,邀請他到簡昌村考察投資,借助企業的力量發展林下經濟。


 
簡昌村第一書記韓寶江。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考察之后,韓寶江和李奪發現,簡昌村的山場林地,非常適合發展林下經濟,林地中氣候涼爽、空間富裕,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最終,他們決定,在簡昌村發展林花經濟,也就是在林下培育盆花,花種在花盆中,既能利用林地的自然優勢,又可以保護土地,還能為村集體、村民帶來收益。

       一盆小花,改變一個山村

       今年春天,通過流轉閑置林地,村里的第一批盆花種了下去,一共十畝,八萬盆花。一共雇了20多位村民,幾乎所有有勞動能力的村民都參與了。
 
       李奪的企業和簡昌村議定的合作規則中,企業負責提供生產資料、技術指導、兜底收購等,而村里只需要出人出地即可。
 
       李奪告訴記者,首批種植的八萬盆花,他們選擇了鳶尾、玉簪等喜陰喜涼,且管理相對容易的花卉,沒有種花經驗的村民,也可以快速上手。



藏在山林中的盆花。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開花的時候,特別漂亮,現在花期過了,但也快到可以銷售的時候了。”韓寶江說,這八萬盆花都由李奪的企業收購,目前估算,僅這一季,就可以為村集體帶來超過10萬元的收入,“流轉土地的村民有收入,參與管理的人按天計酬,村委會也有收入,一舉三得。”韓寶江說。
 
       產業是集體經濟發展的基礎,而集體經濟,又是鄉村振興中重要的力量。據介紹,今年以來,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多樣的村集體產業,整個清水鎮24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已經有16個村實現了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擺脫了集體經濟薄弱的局面。在未來,清水鎮將以簡昌村的發展模式為典型,繼續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在保證原有林木經濟基礎上,因地制宜擴大林下種植、養殖類型,拓展致富增收新途徑,以自身優勢為基礎打造特色產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炎炎夏日,第一批盆花即將進入銷售階段。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簡昌村,村委會和幫扶的企業,也有自己的設想,“簡昌村所在的山谷,面積廣闊,地理條件也好,現在也有上山的硬化路。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擴大林花培育的面積,選育更多適合這里的品種,把整個山谷打造成花谷,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也發展旅游經濟。村里目前有二三十間閑置農房,也可以發展民宿,為村民和村集體增加收入。”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