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鹿城,有一家叫“壹星釀”的烘焙坊
是店主為患有孤獨癥的雙胞胎兒子所創辦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在他閉眼之后能“活下去”,他已對烘焙坊陸續投入500萬。
只希望孩子可以在這里釀造屬于自己人生的希望。
“壹星釀”走紅后,大家在感嘆其背后溫暖故事的同時,也對殘疾問題展開一系列討論。
恰逢第六個全國殘疾預防日,我想說:其實殘疾并不罕見。
剛剛降臨人間的小寶貝,還不曾見過世界的繁華,就被告知存在出生缺陷;
一向身強力壯的小伙子,還不曾完成年少的抱負,就被事故奪去健全的身體;
經常與你談天說地的好友,還不曾講完他的心事,就被疾病緊緊鎖住了咽喉……
先天獲得、慢性病、意外事故……其實我們每天都在與殘疾風險擦肩。
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有8296萬殘疾人,平均16人中就有1名。
他們可能正遭受四肢不便、聽力受限、視力障礙、精神問題等等。
而這些殘疾,影響的不僅是殘疾者個人的生活,也給其背后每個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但你知道嗎,其實很多殘疾也是可以預防的,這種悲劇很多也是可以避免的!
世衛組織曾指出利用現有技術,可使至少50%的疾病得到控制或延遲發生。
那如何預防?
殘疾預防不是讓人杞人憂天,而是在了解致殘原因的基礎上,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防止、控制或延遲殘疾的發生。
就拿新生兒出生缺陷來說。
據《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顯示,在我國每二十個新生兒中,就有超1個孩子患有出生殘疾。
而寶寶的身體健康與否同爸爸媽媽有著莫大的關系。
檢查上,從婚檢、孕前檢到產前篩查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訪視,一樣都不能落下;
生活上,健康飲食、合理作息已經是最基本的要求;
同時圍孕期注意增補葉酸……
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看上去或許有些繁瑣,但也正是這一道道關卡為寶寶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除了出生殘疾,疾病致殘和傷害致殘同樣值得高度關注、預防。
別為了飯桌上的一頓快活,不顧餐后的“三高”;
別為了一件煩心事徹夜難眠,不顧精神上的消耗;
也別把“沒事兒”常掛嘴邊,那樣可能真的會有事;
也別把僥幸放在心上,那樣可能真的會不幸。
人生一程,風景眾多,瑰麗無數,你有你要探索的方向,我有我要行進的里程,攜帶好的身體及態度出發,才能更便捷的解鎖沿途種種。
我們不要悲劇發生后剜心刻骨,只要從現在開始的預防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