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人很簡單,只需毀掉他的童年,一切都順其自然。”
還記得去年上海14歲女孩留下遺書后跳樓身亡的新聞嗎,或許是開學季的原因,最近幾天這封遺書再次頻現(xiàn)網(wǎng)絡。
這封絕筆足有三頁紙,字里行間無一不在泣血,跟很多網(wǎng)友一樣,再次將其中文字細細看來,開頭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句訣別:“人生一趟,遇見你們我很榮幸,若有來世,我們不要再見面了。”
14歲,天真爛漫的年紀,本該元氣滿滿的暢想如花的未來,為何能寫下如此心碎的絕筆?
答案就在女孩接下來一筆一劃講述中,她說:
“你們愛的不是我,是沖進班級前十的我,是排名年級前二十的我......在人前彬彬有禮,在人后我承受了你們口中最骯臟的辱罵。”
“羞辱人最有效的方法先是讓她就穿拖鞋站在屋外向人示眾,再是每日每夜不停地尖聲罵最難聽的話。”
“這輩子做盡了別人的出氣桶,但還是有些對不起的人的,自然不是你們,為了他們,我又意外挺過了初一,的確是意料之外。”
......
通篇文字沒有激憤怒罵,卻平靜中透漏著絕望,也就在這種絕望中,女孩深夜腳踩榻榻米縱身一躍,還留下一句備注:“榻榻米我用鞋踩過,記得用抹布擦干凈。”
親戚得知女孩自殺后滿是不可置信,他們說這是個極好的姑娘,懂事乖巧成績又好,怎么會自殺!
是啊,單是遺書中言語,也能讓素不相識的人感受到這個女孩的細膩善良。
她說自己一共有3萬壓歲錢,讓父母看著分;說記得把奶奶接來一起住,說讓爸媽去還借來的書,并向老師轉達聲謝謝;說把她的零花錢給小朋友買好吃的棒棒糖......
女孩走在雙減政策下發(fā)的前夕,草草結束了她這不曾被愛的一生,如今雙減政策執(zhí)行落地,可仍有大批如她一樣在父母規(guī)則圈里苦苦掙扎的孩童。
前不久,安徽阜陽一位媽媽的操作引發(fā)全網(wǎng)吐槽,因為孩子中考成績不佳,這位媽媽一氣之下竟然將兒子滿墻的獎狀撕下,并表示要兒子高中再把這面墻貼滿。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表示,2005~2015這十年間,中國10~24歲青少年、青年抑郁障礙患病率顯著增加,接近全球1.3%的患病率。
而每個出現(xiàn)抑郁障礙的孩子,問題往往不只在孩子個人,還有其背后一個個缺少愛、不懂愛的父母和家庭,但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不該為父母缺愛的人生買單。
毀掉一個人真的很簡單,就如這個女孩所說:“只需毀掉他的童年,一切都順其自然。”
文章寫到這里,感謝每個閱讀的你,如果你為人子女,愿你被擁有愛與被愛;如果你為人父母,愿你開明而溫暖,莫把孩子的世界變成一片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