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各地的高考分數(shù)線陸續(xù)公布,報考志愿成了一家人的“甜蜜的煩惱”。
高考志愿怎么填?究竟是要夢想還是要就業(yè)?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被問過的問題:
你的夢想是什么?
孩子會說“我要當老師”“我要當警察”“我要當科學家”等等。
聽到這些回答,父母臉上也是樂開了花。
但如果,有個孩子告訴父母,以后想擺地攤賣便當小吃,父母又會作何反應?
可能會臉色大變,呵斥他怎么這樣沒出息;
可能會委屈難過,感慨自己這么操勞不是為了培養(yǎng)個街頭小販;
也可能會云淡風輕,溫柔地告訴孩子每一個職業(yè)都值得去努力......
說到這兒,想到前段時間,網上一段母子的對話。
一個4歲多的小朋友,和媽媽一邊歡快走在街上,一邊一問一答的交流著:
“媽媽,我考上清華呢?”
“媽媽會為你很驕傲呀!”
“那考上北大呢?”
“也會很驕傲呀!”
“那我考(烤)上了地瓜呢?”
“??!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軟又甜又美味的話,媽媽也會為你驕傲的!”
“那我以后就當個烤地瓜的老板!”
“哈哈哈!恭喜寶貝有了新的愿望呀!”
視頻里,孩子穿著棉衣,那是個寒冷的冬夜。
而他笑得很甜,步伐也走得很輕快。
媽媽溫柔有愛的語言像極了冬夜里發(fā)光發(fā)熱的“小太陽”,溫暖了視頻里的孩子,也戳中了視頻外的我們。
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對孩子要成為“大人物”的夢想,贊嘆不已;對成為“平凡小人物”的夢想,氣憤不已,繼而強行干預。
強行干預剝奪掉孩子的夢想后,他們父母還在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教育有方,把孩子掰回到“有志氣”的正軌。
可現(xiàn)實是,這類孩子即便未來努力工作,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大多也是迷茫、空虛。
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只能建立在其他人的正面回應上,對自己的成功沒有任何快樂可言。
其實,孩子的夢想不論宏大與否,都不單只是一份職業(yè),里面也都蘊藏著一片星辰大海。
他們會因為這份向往,對很多事物充滿求知欲,會主動學習請教、會自覺規(guī)劃未來、會變得更能吃苦有毅力,而在他們努力向前的路上,已然會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當幼小的他們心中有了一顆夢想的種子,哪怕這顆種子小小的甚至癟癟的,身為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連根拔起,而是俯下身,去問問孩子:“為什么要選擇一顆這樣的種子”。
從孩子的回答里,去重新審視這顆不起眼的種子。
這時,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童夢想的背后,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深意。
而這顆小種子啊,說不定就在未來的某一天,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累累果實。
這個世界上,沒有生來就勇敢自信的孩子, 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勇敢自信的孩子,其背后都是父母平等耐心的溝通和潤物無聲的滋養(yǎng)。
他們懂得每一個夢想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份純真都值得被呵護,他們身體力行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里。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肯定與呵護,自然也愿意聆聽他們給出的建議和想法,雙向的愛與尊重下,孩子眼里有光、心里有夢、腳下有路,對于未來也有了無懼風雨的力量。
孩子的夢想,不是附和大人世界功名利祿的夢想,也不是家長的夢想、精神的延續(xù)。
這個夢想,專屬于孩子自己,是他們翱翔世界的的翅膀。
而助力他們追夢翱翔,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所以,當孩子仰著臉龐對你說出他平凡的夢想時,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如上文提到的那位媽媽一樣,溫柔地告訴孩子:
“親愛的寶貝,你的夢想很棒,只要你下定決心,就大膽追夢吧,爸爸媽媽會永遠在身后支持你,也會因你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