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境貧寒又失去了右腿,擺在小俊杰面前的將是一條異常艱難的人生之路。
學校快要期末考試了,可是今年剛上小學的男孩徐俊杰卻只能靜靜地躺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的病房里,癡癡地望著淚流滿面的媽媽:“我要去學校玩小皮球”,天真的童聲讓在場的人們感到不忍和心酸。因為家庭貧窮,父母忙于務農打工無暇照看,兩周前的一天,當小俊杰在大路旁玩耍時,被躲閃不及的汽車撞昏了過去,等他醒來之后,右腿膝蓋以下的部分已經是空蕩蕩的了。盡管在本報與團市委主辦的清遠尋親大型活動中,小俊杰得到了廣州外企職員梁先生的熱心幫助,可是擺在這個幼小孩子面前的,仍將是一條異常艱難的人生之路……
會親儀式元旦上午在市一宮舉行
記者昨日從團市委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順利完成學業,讓廣大市民了解和支持廣州的“扶孤助學”和“扶困助學”工程,在新年來臨之際,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本報聯合開展“廣州一家親”2006年扶孤助學大型會親見面活動,除了幫助日前清遠尋親活動的100名學童外,希望市民也能積極幫助廣州各區和廣東梅州等對口扶貧地區的110多名貧困學童。
此次會親儀式將于2006年1月1日上午在廣州市一宮舉行,屆時認捐家庭將和結對的貧困同學會面(廣州地區限花都區和南沙區萬頃沙),并統一參加元旦電影專場等活動,下午則可參與主辦方組織的廣州半日游活動,游覽廣州動物園等地并參觀市容,也可選擇與結對學童自由活動。屆時,本報與團市委還將組織其中10名貧困學生代表在會親前入住廣州市民家庭,深入交流。
熱心市民捐出5萬元資助6名大一生
據悉,廣州市實施“扶孤助學”和“扶困助學”工程后,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已資助廣州市和廣州對口扶貧地區適齡貧困生160000多人次,發放扶困、扶孤助學資金3000多萬元。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這些地區還有數千困難和孤殘家庭的學童需要社會的關愛。新年到來之際,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來年還能夠走進課堂,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
與此同時,很多富有愛心的市民希望能為貧困學童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在“廣州一家親”清遠尋親扶孤助學活動中,來自廣州、東莞、佛山、清遠等市的電話將市青基會的3條報名熱線打爆,平均每天有100多個咨詢電話。不少家庭希望能捐助兩三個甚至更多的孩子,不少沒有報上名的家庭希望能提供更多的貧困學童資料。
活動消息見報后,廣州市民吳女士一次性捐出了自己的年終分紅近5萬元,希望資助6名大一的貧困學生直至他們大學畢業。昨日,一位不愿意留下姓名的熱心市民帶著一萬元現金,親自前往市青基會資助了7名貧困小學生。
市青基會隨時接受市民捐款和報名
●參與此次扶孤助學大型會親見面活動的市民,須由2006年開始一次性資助“結對”學生的學習費用直到小學畢業,資助標準為440元/年/人。
●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將隨時接收捐款和報名,并安排結對,結對后從第二年起,每年7月底前繼續捐款,跟蹤扶助已結對的小學生,直至小學畢業。新學期開始時,捐贈方將收到有受助學生名字的《結對證書》。
●短信捐款者可以編輯短信“2”,移動用戶發送到2580126,聯通用戶發送到9580126,每發送一次將收取2元。記者了解到,目前參與清遠尋親、收到“認親卡”的100名山區孩子屆時將和捐助他們的熱心市民家庭一起參加會親活動。
●有意參與活動的市民,可以從即日起撥打熱線電話:(020)81363432、81365312、81362561,或登錄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網站(www.gzydf.org)咨詢活動事宜、下載報名表格。
●地址:廣州市人民北路875號5號樓(團市委辦公大樓)401廣州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記者楊明 通訊員劉永輝、黃紅英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