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4 02:51:00 來源: 東南快報(廈門)
本報記者張學得/文林風/圖
641分,莆田一中18歲的考生沈冬冬被中山大學錄取了。這名來自莆田SOS兒童村的孤兒考生,一度自卑地對生活失去了勇氣,在社會的關愛下,他拾回了堅強,帶著“不服輸”的信念,在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沈冬冬出生在浙江蒼南,父親早逝,母親也在他10歲時去世,他只能跟著姑媽和舅舅生活。沒了父母的疼愛,沈冬冬一度很自卑,甚至對生活失去了勇氣,“我當時就想自己念完初中以后只能出去打工了”。
莆田SOS兒童村施村長的出現(xiàn)改變了沈冬冬的生活,在沈冬冬11歲時,施村長到蒼南接收孤兒,兒童村接收的孤兒一般是3到6歲,可沈冬冬當時已經(jīng)10歲,不符合接收條件。但經(jīng)過考察,施村長發(fā)現(xiàn)沈冬冬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決定將他特招進兒童村。
到兒童村后,沈冬冬住進了13號家,和其他8個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組建了新的家庭。“以前在家里覺得自己是個孤兒,很自卑,到了兒童村后,這里大多是孤兒,媽媽對我們都特別好,這種自卑感慢慢就消失了。”沈冬冬說。
今年高考,沈冬冬取得了好成績,兒童村村長和各位“家長們”都為他感到高興。“這是社會愛心撿回來的一個高材生。”許多人會這么說。
沈冬冬說,上完大學后,他還要考研究生,要把一個孤兒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一直延續(xù)下去,但無論他到哪里念書,以后找到多好的工作,兒童村永遠都是他的家,村里的人是他永遠要感激的恩人,“如果將來我有能力了,我一定要去幫助更多的孤兒,讓他們也念得起書。”
本報與省總工會助學熱線正在開通
省總工會今年將重點資助102名品學兼優(yōu)的困難職工(農(nóng)民工)家庭大學生,要求是2009年應屆高考錄取的本二以上院校的學生(不包括全公費類院校或?qū)I(yè)),分別給予每人3000元的資助。還將開展勞模結對助學活動,動員有經(jīng)濟能力的省級以上勞動模范,與困難學生結對子幫扶。
需要資助的困難學生,或有意提供愛心捐助的熱心人士請聯(lián)系我們,求助學生經(jīng)審核通過后將獲得資助。
本報助學熱線:0591-87806110,省總工會助學熱線:0591-87724270。
“金秋助學”主辦單位:省總工會、東南快報、福建日報
來源:網(wǎng)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