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06日 08:45:17 來源:廣州日報
高中生參加高考之后就要面臨紛繁復雜的社會考驗。(新華社發)
“我堂弟接到一個電話,說花都有個技校錄取了他,通知書都寄過來了。還可以讀廣工的成人大專,保證通過考試,上課老師是從廣工過來的。”林女士向記者報料說,她的堂弟今年高考,從來沒有報這樣的學校,天上卻掉下一個“餡餅”,無緣無故就被“山寨錄取”了。電話中,對方連她堂弟的分數都清楚。
眼下正值高考招生錄取的火熱季節,各種學校和中介使盡招數招攬學生。那么,“山寨錄取”到底有多少?來自“大洋網”的一項小調查顯示,有94名考生表示“直接收到各種錄取通知書”,此外,還有“冒充名校招生”、“免費入學利誘入讀”、“招生人員找上門”等各種方式。
子虛烏有的“南方大學”
今年高招錄取最為典型的“山寨事件”要數“南方大學”和“華南工商學院”。廣東省教育廳7月27日發出聲明:學校門戶網站為www.gzuedu.com/的“南方大學”是虛假的;廣東省及教育部沒有審批過所謂“南方大學”。而互聯網上名為“華南工商學院”的網站(www.hngsedu.com),大部分信息及文字、圖片資料“克隆”來自民辦南華工商學院,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網站也被另一網站(www.hnswedu.cn)假冒。雖然虛假網站已經被關閉,但“山寨院校”的猖獗還是讓今年的考生家長吃驚不小。
兩位爸爸成為校友
除了“南方大學”和“華南工商學院”這樣憑空捏造出來的大學,更多的“山寨錄取”發生在中職技校和培訓機構之間,他們這類學校和機構本身合法,但為了招納更多的學生,有時主動出擊,“錄取通知書”滿天飛;有時假借名校之名招生,欺騙考生。
記者日前以“你被山寨院校錄取了嗎?”為題,在“大洋網高考論壇”上發帖征集經歷。網友dayoo027445留言,他收到10份技校錄取通知書,而dayoo749729則稱,他收到23封,都是某職校的。更有意思的是,網友kaixin55317發帖說,他爸爸被好多所“山寨大學”錄取,封封都寫有高額獎學金,最高記錄是1日3封。而網友dayoo748380也說,除了一兩封是給自己的,其他都是給爸爸的。兩人笑稱,兩位爸爸可以成為校友了。
短信招生“錄取”兩齡童
“山寨錄取”也出現在手機短信上。有媒體報道稱,王先生近日意外收到一條短信“恭喜您的孩子被廣州航天科技學校錄取”,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王先生的孩子才兩歲。后來得知,該校將錄取信息交給一家信息群發公司,再發送至30歲到60歲的人,進行“大海撈針”似的招生。
群發短信進行招生已成為某些學校私底下采用的方式。8月2日,記者暗訪了東圃大馬路某短信公司,并獲得該公司的“短信方案”。方案稱,他們可以選定潛在客戶的范圍(如地址、年齡段、消費能力、車主、業主等)進行短信廣告的投放,如果要取得最好的效果,該公司建議預存50萬條短信分4次發送,如此算來,為了招到少數考生,成千上萬的人將被“山寨錄取”。
統招外的“中外合作辦學”
最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非常受家長關注,對于這類招生,考生要警惕不法分子冒用高校、招辦工作人員的身份,謊稱能夠弄到某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內部計劃,對考生和家長進行詐騙。實際上,統招范圍的任何“內部指標”都是騙局,而非統招范圍的中外合作辦學,自己到學校報名即可。
目前,中外合作辦學有三類,一類屬于統招范圍,考生需要填報志愿才能錄取,畢業后可以獲得中方和國外的文憑;一類是學校自己招生,如有部分高校與境外高校開展“2+2”形式的合作辦學,即先在本地高校讀兩年語言及課程、再到國外高校讀書并獲得文憑,這種辦學性質不屬于高考的統考統招范圍。還有一類是既有統招范圍的考生,也有學校自己招生的。有些學校有意模糊辦學性質,讓人誤會,考生在選擇前一定要多留個心眼,以防被“山寨錄取”。
明辨“套讀”慎重選擇
學校借“套讀學歷”爭搶落榜生
隨著3A開始錄取,越來越多的高考落榜生浮出水面。與此同時,各類技校和培訓機構對這一批考生的爭奪也越來越激勵。各家都高調宣傳“套讀學歷”,實行“成人大專+高技”、“遠程本科+高技”等“雙證”教育。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套讀學歷”這個被技校和培訓機構屢試不爽的“撒手锏”,正引發越來越多的“山寨錄取”現象。有的學校和機構直接把“成人大專”和“遠程本科”的光環戴于自家頭上,學生還沒有參加成人高考或入學測試,就在招生簡章中直接宣稱招錄某某大學的學生。更有膽大者,連“成人大專”和“遠程教育”都不告訴考生,謊稱是大學統招的“插班生”、“編外計劃”,迷惑考生。于是,原本合法的“套讀學歷”,一步步變成了“招生欺詐”。
“套讀”彌補學歷教育缺失
在普通高等專科學校、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套讀學歷”被用來提升學生的學歷層次。在技校和培訓機構,“套讀學歷”則是彌補了學歷教育的缺失,使學生在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還能獲得學歷教育機構的大專(本科)文憑。
那么,在招生宣傳時,是以自身學校或機構為主,還是以“套讀”的大學為主?記者調查發現,知名的技校一般強調自身校名與品牌,而某些生源不佳的技校則希望打打“擦邊球”,借“道”招生。記者查閱廣州市多所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的招生簡章發現,一些簡章上注明了為學生提供“套讀大專學歷”的機會,但簡章中并不突出所“套讀”的大學,封面也未出現所“套讀”的大學名稱。
社會培訓機構“套讀學歷”,也視培訓機構的名氣而不同。知名培訓機構大多突出自身的品牌,“套讀”只是“錦上添花”的事,不能“喧賓奪主”。而一般的機構則希望借“套讀學歷”來提高培訓的含金量,甚至借“套讀”的大學來進行招生宣傳。
不要拿“套讀”名校博宣傳
高考落榜生選擇“套讀學歷”要注意哪些呢?首先要防止“貍貓換太子”。有些所謂的名校,實際上是冠有一些著名學府名稱的遠程教育學院或是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的培訓班。騙子往往是“掛羊頭賣狗肉”,利用名校的招牌招生,但從師資力量到畢業文憑都和他們掛牌的名校沒有什么關系。此外,“套讀學歷”并不是“天上掉餡餅”,也需要考生參加考試之后才能取得文憑,懶惰之人也可能拿不到文憑。
目前“套讀學歷”有三種形式:成人高考、自考和遠程教育(包括高校網絡教育和電大開放教育)。以上三種形式難度各有不同:成人高考需要參加入學考試才能取得學籍,選擇這種“套讀”形式的學校一般在新生入學后,都會集體組織學生報名參加每年10月舉行的全國統一的入學考試,如果考試通過就被錄取,如果沒有通過,那么學生只是技校或培訓機構的學員。所以,“百分百包過”的承諾也是騙人的。
如果“套讀學歷”為遠程教育(高校網絡教育和電大開放教育),學生也要進行入學測試,每門課程還要考試合格,修滿一定學分才可獲得文憑,“不考試、不上課、不交作業”輕松獲取文憑是不存在的。由于遠程教育門檻低,這成為大部分學校“套讀學歷”的最佳選擇。
自考入學雖然也無需門檻,通過一門發一門的課程合格證,但因“大考”通過較難,僅有少數學校為學生“套讀”社會助學性質的“小考”。
鏈接:
警惕八類高考招生騙局
1.利用“內部指標”行騙。高校招生計劃一旦向社會公布,就不會再發生改動,招生計劃更不會被個人所掌握。
2.以軍校招地方生名義行騙。軍校不會派員到各地招生,也不會收取考生和家長的任何費用。
3.利用查詢錄取信息時間差行騙。
4.偽造、假冒公文行騙,或偽造錄取通知書,等學生入校發現時騙子早已逃之夭夭;或假冒公文,提供所謂的錄取函等偽造公文,上面蓋有“公章”和“錄取編號”。
5.收取考生“專業選擇費”。
6.打著“自主招生”的幌子行騙,聲稱這種招生由學校自行確定。
7.假借定向招生等名義行騙。
8.混淆不同類型辦學方式行騙。騙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與其他學歷教育招生的區別,將達不到分數線的考生騙到一些院校的自學考試助學班、遠程網絡教育班。
記者觀察:
落榜生要明明白白看“套讀”
每年在高招錄取的末期,媒體都會給高考落榜生指明一些方向,歸納起來無非有8條:復讀、進民校、自考、成考、留學、網絡大學、職業培訓、就業。如果將這些道路里進行排列組合,我更希望向他們推薦一條“技能+學歷”的路,這樣,當他們畢業時,就能“一手拿技能,一手拿文憑。”
在技能與文憑之間,技能決定生存,文憑決定發展。在當前競爭激勵的人才市場中,高考落榜生要謀得一席之地,必當以技能為先。所以筆者更主張高考落榜生在讀技校或職業培訓中學得一技之長,然后再“套讀”一個學歷,至于這個學歷是自考,還是成考,或者網絡教育,則根據個人特點來決定。總之“套讀學歷”是一種好的形式,但一定要清楚學校的“套讀”形式之后才報讀,這樣才不會上當受騙。撰(文:記者 鄧仲謀 圖:國新圖片)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