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18日05: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學前教育資源的短缺和配置不合理,使得上幼兒園成了一件讓家長發愁的事情。 公辦幼兒園:“不找關系,有錢也進不去” “不找關系,有錢也進不去。”濟南市民于曉敏對此深有感觸。 她的孩子今年3歲半,為了孩子能上一所滿意的幼兒園,她從年初就開始四處打聽。經過送禮托關系,開介紹信,再交納3000元建園費的一通“折騰”,才把孩子送進一所離家較近的公辦幼兒園。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資源短缺。”民進中央副主席、教育專家朱永新說。據統計,2000年公辦園和社會力量辦園數量達到17.6萬個,2007年總數驟減到12.9萬個,幾乎減少了30%。朱永新認為,學前教育應該明確其公益性,基本保障必須由政府提供。 山東省教育廳負責學前教育的同志解釋說,有些地方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把錢投向高中教育容易出政績,‘我這個地方又有多少人考入了清華、北大’,說起來津津樂道,而學前教育的投入短時間看不出多少成效。” 民辦幼兒園:教育當成生意做 民間資本似乎更看重學前教育這塊蛋糕帶來的利潤,忽視了學前教育具有非營利的公益性質。濟南一家民辦幼兒園園長透露,如今民辦幼兒園的門檻并不高,一家普通的幼兒園只需要投入四五十萬元。由于利潤的誘惑,一些廣告公司和酒吧的老板也投資興辦幼兒園,把學前教育當成一種生意來做。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西里的培基雙語幼兒園望京園區,一位姓郭的老師向記者列舉了幼兒園的收費明細:日托費5500元/月,住宿6300元/月;餐費400元/月;住宿餐費另多加100元/月;班車費600元;保險費80元/年;鋼琴費3000元/半年。粗略計算下來,平均每月費用達7000元左右?! ?/p>
“黑戶”幼兒園:監管盲區,讓人卻步 一份調查顯示,北京登記注冊的合法幼兒教育機構共1266所,沒有注冊的有1298所,非法“黑戶”已經超過正規機構數量。在全國范圍,“黑戶”幼兒園相當普遍。 在濟南,“黑戶”幼兒園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收費也不高,一個月三四百元,主要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孩子。 業內人士分析,有些“黑戶”幼兒園長期安然存在,一方面因為市場需求的存在,另外一方面也由于取締困難。教育部門沒有行政執法權,需要協調公安、城管等部門共同執法。 由于缺乏有效監管,不規范辦園的現象大量存在。2007年,濟南一家幼兒園發生了幼兒被遺忘在校車內導致窒息死亡的事故,引發人們對幼兒園安全問題的擔憂。 (新華社記者王昊、王海鷹、王思海、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