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職業教育復興
2009年08月16日 新京報
在去年的房地產低迷剛剛過去之后就談論泡沫,似乎為時尚早。7月的官方數據顯示,房價僅比去年同期上漲1%,相比2005年以來平均每月5.5%的漲幅,這種漲幅微不足道……去年中國政府推出抑制房產投機的措施,曾經讓房價月度同比漲幅從11.3%下降到零,它們應能提醒購房者、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房價不會永遠上漲。——英國《金融時報》評論中國房市
盡管貼近實際的職業教育不如MBA那樣顯耀,它也可能不會給你帶來像在跨國企業那樣的風光職位,但是在當下這樣的困難時期,只要能找到工作,那就是最大的成功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欣然接受這一點。——美國《新聞周刊》報道中國職業教育發展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離開校園,踏入社會的日子。在全球就業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的年輕人就業又會怎樣?這是上周美國媒體關注中國的焦點之一。
越來越多人偏愛職教
美國《新聞周刊》10日刊文,試圖從職業教育的復興,揭示金融危機下中國的青年就業現狀。該刊采訪了20歲的內蒙古女青年劉亞欣(音),她最近剛從家鄉來到北京,參加一個短期培訓。培訓結束后,她將能順利獲得一份月薪115美元的工作。這讓劉亞欣正在準備高考的姐姐羨慕不已,因為現在有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新聞周刊》的報道認為,劉亞欣的案例折射了目前中國一個日益顯著的社會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偏愛職業教育。報道說,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中國兩類人的就業受到沖擊,一是農民工,另外則是大學畢業生。
“但是,這兩類人均能從職業教育中獲益。大學畢業生們也逐漸發現,即便讀研,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快速致富,甚至連工作都找不到。”報道說。
職業教育不應被看低
因此,報道認為,中國人的教育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很多人已不再熱衷于上大學接受“精英教育”。報道還舉出證據說,今年高考,參考的高中生比去年減少了50萬人。“在這些放棄高考的學生中,很多人就是看中了進入職校后更好的就業前景。”報道援引中國官方數據說,去年超過12%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沒能找到工作,而職校畢業生不超過5%。
報道還認為,長期以來,職業教育一直被很多中國人“看低”,因為他們認為職業教育只是培養“勞動工人”。而在日本和韓國,卻有一半的高中生選擇職業學校,比中國高出10個百分點。“無論如何,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藍領國家”,藍領行業才是有最多工作需求的地方。”報道說。
“網店”創造更多就業
《新聞周刊》從職業教育看中國就業現狀,而《紐約時報》則發現了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新領域———網絡商務。該報在9日報道,在浙江義烏一個地方高校———義烏工商學院,8800名學生中有四分之一在網上開店。該報記者采訪了該校一位名叫楊富剛(音)的應屆畢業生,他在淘寶網開了一個賣日用百貨的網店,去年不僅凈賺了7.5萬美元,還雇了14個員工,成為老板。
報道說,不僅在義烏,在中國全境,已有數百萬人在淘寶網上開店,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學畢業生。
“所謂的淘寶迷,正刺激著中國漸趨遲緩的經濟發展……而淘寶方面也稱,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網上開店,淘寶網今年將能創造50萬個新工作崗位。”報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