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8月18日 09:08 來源:城市快報 于海珍
今年的高考招生剛剛結束,大大小小的高考復讀班已經開始熱火朝天地進行試講、招生咨詢,以期在復讀市場上分一杯羹。不過,記者從本市一些知名復讀機構了解到,今年復讀班的招生情況并不樂觀,前來咨詢、報名的人數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一改往年“復讀熱”的局面。
現狀
復讀班咨詢點門可羅雀
16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和平區寶雞西道的現代聯合培訓中心復讀部。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現代聯合復讀班已開辦12年,是本市比較有影響力的復讀班,往年這個時候早已招滿了人,但今年招生的“旺季”已經過去了,卻仍沒有招滿人,雙休日來咨詢的學生、家長不超過10人。
同樣冷清的情形也出現在另一所知名復讀機構——正靈高考復讀學校。學校咨詢室里有三名工作人員負責接待,卻沒見有學生或家長前來咨詢。一名姓劉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咨詢電話早已響個不停,前來咨詢的學生和家長也絡繹不絕,而今年前來咨詢的人明顯少了很多。“復讀班開辦近十年來,這種情況還是頭一次遇到。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已經招滿4個班、260名學生,而今年,報名的人數只有100多名,還不到去年的一半兒。”
復讀機構降低招生標準
由于報名人數縮水,各復讀機構紛紛降低了招生門檻以吸納生源。正靈高考復讀學校的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報名人數減少,今年我們招生的標準放寬了許多,破天荒招收高考分數在300分左右的學生,而在往年,這個分數是沒辦法進入‘正靈’的,至少要400分以上才可以。”和“正靈”一樣外,耀華華英高考復讀班、現代聯合復讀班等“大牌”復讀機構也紛紛放寬了招生錄取限制,一改往年只招高分考生的慣例。
原因
學生心態影響復讀熱情
本市某高中的一位高三年級班主任告訴記者,現在的就業形勢使一些高考考生的心態悄悄發生了轉變。“高考前夕,班上有幾名同學表露出‘如果考不上好大學,不如自己去創業’的想法,一些平時成績處于中上游水平的學生也不再將考上‘一本’作為高考的唯一目標。現在高考成績已經出來了,錄取通知書也都發到學生手中,目前還沒有聽說班里有誰打算復讀。”
考生少錄取率高是主因
記者從市教育招生考試院了解到,今年共有76500余名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減少了13%左右。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總體形勢也好于去年,1200余所招生院校在津錄取新生64472人,錄取比例超過84%,被第一志愿錄取的考生數約占本科一批招生計劃數的98%,大多數招生院校均在第一志愿完成了招生計劃。
對此,有教育界人士分析:“高考的人數減少、前所未有的高考錄取率使今年高考落榜人數大大少于往年,這是復讀人數比往年顯著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參加高考的應屆考生大多是‘90后’,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是我國人口生育的低潮期,高考適齡人數相比往年要少,預計明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將與今年持平,因此,正常情況下,明年的情況也會與今年相似,復讀人數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大幅度回升。”
落榜生的選擇更加廣泛
二十五中學的一名高考生家長表示,今年高考孩子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但是否讓孩子復讀他還在猶豫。“咨詢了一些復讀機構,費用在1萬元至2萬元,花多少錢不要緊,就怕孩子的情緒調整不過來,也想過送他去國外念書,但最終決定還要等過幾天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說。”一名五十七中學的高考考生則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班上有一些高考不理想的同學,家境比較好的同學大都選擇去國外念書,家境不好的同學覺得一年上萬元的復讀費負擔太重,因此放棄了復讀的打算,還有一些同學認為提前參加工作或者去讀職業學校也是不錯的選擇。
影響
復讀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復讀人數縮水,使曾經炙手可熱的高考復讀市場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現代聯合培訓中心高考復讀部主任王敬說:“今年的高考錄取率是歷年來最高的,粗略估計,7萬多名參加高考的考生中,沒有被高校錄取的只有萬余人,而在這萬余人當中又有相當多的學生會選擇其他求學途徑,真正選擇復讀的人數不會太多。2008年,本市大大小小的復讀機構約有50多家,由于今年復讀生源減少,估計那些實力較弱、功能單一的復讀機構會因難以生存而被市場淘汰。”王敬表示,據他了解,一些經營多年的復讀機構今年已經停止招生。“今年過去后,會有不少復讀機構從本市復讀市場上消失。”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