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為教育公平 取消“借讀生”
2009-09-04

2009年09月04日03:26   新京報

  讀了9月3日新京報《學校被指勸退成績差借讀生》一文,我的心情一言難盡。我是一位母親,也做過多年中學教師,而我的兒子也曾在北京借讀,自小學至高中二年級,前后共11年,其間的過程難以盡述。并且,說來湊巧,他與報道中的“小雨”一樣,到高二那年時,也曾被學校“婉言”勸退過。當時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可以說,我今天唯一慶幸的是,他現在挺陽光、自信、開朗,并且已經大學畢業,還有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有一次他跟我說,在北京借讀的經歷始終是他心里的陰影。我聽后無語。

 

  義務教育法規定,每一個適齡中國兒童都有權利與義務接受教育。這也是政府的責任。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孩子的父母離開了戶口所在地,使得孩子必須跟隨父母在異地接受教育。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他們在哪里上學,都應該與當地孩子享有同等的權利。這應該是常識。因此,“借讀”這個詞的產生本身便體現了教育的不公平。“借讀生”這個稱呼便含有歧視的意味: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本地工作、交稅,他們應該正常上學,說他們“借讀”,他們“借”的什么?誰是“債主”?既為“借”,將來是不是要“還”?

  據筆者所知,盡管近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小學階段,外地孩子上學難的情形有所緩解,但在升初中和升高中時,仍然無法與當地孩子享受同等待遇,至于考大學就更不用說了。這次亦莊中學“勸退”“借讀生”小雨,就是一個明證。

  令人可笑又可氣的是,亦莊中學還居然要求借讀的學生和學校簽一份所謂的“協議”,而中國的孩子到別的國家讀書卻不用簽協議。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的博客,寫自己的孩子在國外讀小學的情況。當時她剛到國外不久,開學那天,她忐忑不安地帶著兒子到附近的小學,沒想到受到校長的熱烈歡迎,學校不但沒有問她任何問題,而且完全跟美國孩子一視同仁,整個入學過程簡單、順利得讓她不敢相信,當然也讓她感慨萬千。

  教育的不公平是社會最大的不公,因為它截斷了不同背景、不同出身的人自我發展的機會。并且,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孩子從小便受到這樣不公的待遇,在他心里埋下的很可能是對這個社會的怨恨。我們今天經濟越來越發展,而社會的積怨卻難以消減,與這些不公難道沒有關系?何況,像小雨這樣在非戶口所在地借讀的孩子在全國數以千萬計,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流動會越來越多,據說北京現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外地孩子已占三分之一,而他們的不公平遭遇必然在他們幼小的心里烙下痕跡。這無論是對于他們個人的成長,還是對整個社會的安定、發展都不是什么好事。

  據稱,國家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國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的草案,近期有可能出臺向社會征求意見。筆者希望,這個綱要草案中應該將實現教育公平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而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先從意識和行動上徹底取消“借讀生”這個詞匯做起。

來源:騰訊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